皇子造反尚能被霍羽製止,若是霍羽造反呢?誰又能壓得住他?
猜疑的念頭一旦升起,就像是一根細小的毒刺紮在肉裏,拔不出來,便時刻隱隱作痛。
即便霍羽從沒做過一件逾距的事情。
別說逾距了,霍羽連兒子都沒有,膝下隻有一個獨女。
霍羽雖然是大將軍,但隻娶了一個妻子,是個五品小官之女,跟隨霍羽常年駐守邊關。
兩人隻生了一個女兒,也是自小在邊關長大。
不知有意還是無意,霍羽回京的次數越來越少,極力削弱自己的存在感。
但帝王的猜疑是不講道理的,霍羽名聲愈來愈顯,百姓稱之為戰神。
邊關將士更是對他死心塌地,邊關百姓則稱他們為霍家軍。
消息傳到皇帝耳中,他頓時更加覺得自己屁股底下的位置搖搖欲墜。
龍榻明明那麼寬敞,他躺在上邊卻覺得擁擠不堪。
眼看著霍無雙都十六歲了,皇帝便以給她相看夫婿的名義,下旨召她與將軍夫人回京。
霍羽百般推辭,皇帝卻擺出了義兄的架子,直言是伯伯操心侄女婚事。
霍羽隻能放夫人和女兒回去,心裏也存了一絲幻想,許是他過於防備義兄了。
這些年他恪守本分,義兄也一切如常,許是他想多了。
再說,除非他造反,否則聖旨已下,他不得不從。
霍羽骨子裏是個極為忠正的人,做不出那謀逆之事。
霍無雙回到盛京後,皇帝對其百般寵愛,一眾皇子公主都比不上她受寵。
他讓霍無雙在他的兒子裏隨便挑,挑中誰誰就是太子,皇子們紛紛對她大獻殷勤。
皇帝的所作所為贏得了朝野稱讚,都說他對大將軍器重信任,君不疑臣。
霍無雙誰也不想挑,她自幼在邊關長大,根本就不喜歡京城。
她喜歡自由,喜歡在遼闊的原野上馳騁,喜歡親手砍下倭寇的頭顱。
她不想嫁給任何男人,不想困在後院與許多女人爭奪一個男人的寵愛,她不屑為之。
她此番回京是為了安皇帝的心,沒準備嫁人。
但她還沒想好要怎麼脫身,邊關就傳來了霍羽的死訊,說他遭遇倭寇伏擊,中毒身亡。
將軍夫人沈氏聽聞消息便暈了過去。
皇帝大怒,即刻派將領趕赴邊關,說要不惜一切代價,為義弟報仇。
他說的話,霍無雙一個字都不信。
她連夜混出城,不眠不休,跑死了好幾匹馬,搶在朝廷將領前麵趕到了邊關。
等朝廷的人悠哉悠哉趕到時,霍無雙已經帶著霍家軍打退了倭寇,還割下了敵方將領的頭顱。
她自己也身受重傷,差點沒挺過去。
她懷疑父親的死是皇帝下的手,但是始終找不到證據。
朝野再次震驚,霍羽的女兒居然也是個帶兵的高手,戰神後繼有人,這下不擔心倭寇進犯了。
得到消息的皇帝卻差點沒氣死,心中更是篤定了霍羽早有不臣之心。
不然他為什麼教女兒武藝,還將帶兵打仗的本領悉數傳給她?
不就是想牢牢把持著兵權不放!
亂臣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