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八年,一個秋風蕭瑟的夜晚,在中南省省會城市的一個中心醫院裏,一個穿著樸素的進城務工的農村婦女,經曆痛苦及快樂的日子,懷胎十月,呱呱墜地的那一刻,醫院終於生下了一個嬰兒。
多虧他是一個男孩子,他得救了!
感謝上蒼吧,是上蒼救了他。在那個重男輕女的時代,如果家裏又生了一個女孩,可想而知,就會被送去別人家。然而,他是男孩,命運就不一樣了,這次擺脫了被送去其他家庭的厄運,命運無法扼住這個嬰兒的咽喉。在他出生之前,他家裏還有一個一歲半的姐姐~紫夏,所以如果父母第二胎是女孩,他就要經曆被拋棄的命運。
父母都隻有小學文化水平,都不過認識幾百個漢字罷了,即使自己沒文化,不要緊,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後有出息,振興整個家族。但是又想要取一個好名字給孩兒。咋辦呀?這時候,鄰居家裏讀了初中的小姐姐~美玲,過來出謀劃策了!顯然,初中文化的她是這個村裏麵最有文化的人之一。“可以查字典呀!”,聽到美玲大聲地說著,說著便開始忙活,積極地翻閱著扉頁泛黃的《新華字典》。忽然,她激動萬分,顯得很有文化的樣子,聲調特意拉高了說道,可以取名字“帶土”。
於是,父母給他取了一個接地氣的名字~帶土,寓意是:希望他可以長大後,飛黃騰達,可以衣錦還鄉,回報家鄉,回報社會。雖然,名字土了點,但是一說是個村裏文化人取得名字,心裏還挺美滋滋的,還要感謝鄰居美玲的大力協助。
帶土祖祖輩輩麵朝黃土背朝天,他的父親~封阿明,以種田為生,閑時外出工地幹最苦最累的活~挑擔子,這是人世間最難以掙到錢的活,那個年代的農民工,被包工頭卷錢跑路,那是常有的事,況且,阿明是個地地道道的老實巴交的農民,因此隻能任人宰割,經常做了大半年的活,拿不到工資,帶土一家人生活困苦是可想而知的。他的阿媽~清南媽媽,一個典型的農村家庭主婦,那個年代通過親戚介紹嫁過來,當時還隻有20歲。婚後,她稚嫩的雙肩挑起了照顧兩個小孩的重擔,因為帶土沒有爺爺奶奶,所以幾乎所有家務事都由她來操辦。
轉眼間帶土4歲了,雖然是在放羊的粗獷模式下,成長為一個大男孩了,可以幫父母幹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了。
每當帶土父親回家,帶土父親都會帶一些諸如香蕉、菠蘿之類的熱帶水果回家,即使沒有賺到錢,還是要帶給孩子們一些驚喜!“爸爸回來啦!”帶土驚喜萬分,因為一整年才看到老爸一兩次。當他看到父親的背脊被擔子壓出來的老繭,心情沉重萬分,暗自發誓:“我一定要努力學習,將來給爸媽好的生活!”
小小年紀的帶土,自打一出生不久,便要承擔家族的複興使命。他要如何逆天改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