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腥風血雨】 第六四二章 光陰的故事(1 / 3)

時光如流水,轉眼便過去了三年,現在已經是天佑五年的盛夏季節了。

這裏是隴右省河西府上揚縣城。此時正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天上藍的讓人發暈,連塊雲彩都難得看見。火辣辣的太陽曬得天如蒸籠,地似煎鍋,不到中午,就熱的人喘不過氣來。那往日裏無人理睬的大樹全都變成了搶手貨,樹蔭下到處躺滿了光著膀子納涼的人。

說是乘涼,其實個個都是一身出不完的臭汗……

雖然天氣炎熱無比,但入城的官道上仍然車水馬龍,排起了長長的隊伍,絲毫不見中午時該有的空蕩……赤著膀子的腳夫,穿著短衫的商人,躲在車身罩出的陰影裏,以免被太陽照的中暑。腳夫們一邊將草帽拿在手中用力的扇風,一邊閉目養神,恢複著順汗水流失殆盡的體力。

商人們卻沒有這些苦力的清心,他們一邊低聲咒罵著,一邊時不時的翹腳往城門望去,約摸著什麼時候輪到自己入城。可過一會兒又得把頭縮回陰涼裏,大口大口的灌水,實在是太熱了。

但滾滾紅塵,自有福地,也不是什麼地方都這麼熱。在上揚縣城的西門外,臨近官道,背靠小溪的地方,生著一排十幾棵大柳樹,連蔭蔽日,微風送爽,堪堪遮起了一片陰涼。

幾個滿臉皺紋的老瓜農,用獨輪車推了幾十個早上新摘的大西瓜。往樹蔭下一靠,再去不遠處的井裏打幾桶水來。把西瓜往那冰涼的井水裏一鎮。不用吆喝叫賣,那又大又圓地碧綠西瓜,便把四周圍乘涼的路人吸引過來。

“你這西瓜甜不甜?”有人問出了大家夥地心聲。

“不甜不要錢。”老瓜農麵上褶皺一緊,頗為自傲道:“一看您就是外鄉人,上揚城裏的父老可都知道。俺們田家村的西瓜又大又圓,又脆又甜。吃一塊消暑去熱,吃兩片涼甜解渴……”

“要是吃三片呢?”有人打趣道。

“包您還想吃四片。”老農顯然是個善談之人,引得周圍人哈哈大笑,紛紛道:“那就給俺們來倆。”“俺要仨。”“俺也要……”

不一會兒,瓜攤周圍便坐了好多的人。坐在樹蔭下乘涼吃瓜,閑聊嗑兒。有道是盛夏無君子。別看平日裏士農工商分得那麼清楚,那絕對是吃飽了撐的,沒事幹閑地,讓這毒辣辣的日頭一照,便都現了行。

甭管是什麼官紳大戶,販夫走卒,還是士子書生,白麵公子,清一水地光著膀子,捧著塊西瓜在那哧溜哧溜的啃。什麼禮儀規矩、斯文體麵。全都顧不上了。

但也不全是那樣。在樹林東北角有一幫子勁裝大漢,各個生得虎背熊腰、氣度沉穩。一看就是些練家子。他們都是外鄉人,沒有參加那東扯葫蘆西扯瓢的閑聊,就在那默默地坐著,全神貫注的觀察四下的情況。就連那份外誘人地西瓜清香也沒有分去他們一絲注意力。

“這些人幹嘛的?”一個跑單幫地商人這不尋常的一幕,自然引起了吃瓜客的強烈興趣,可惜那些人一看就很不好惹,不然早上去搭話了。

“估計是走江湖的吧。”有人猜測道:“一看就是大鏢局出來的。”

“瞎扯吧你。現在是什麼年景?一寸光陰一寸金啊!”有個白白胖胖、財主模樣的道:“甭說大鏢局,就是十來個趟子手的小鏢號,也萬萬不會閑著。”

這話引起了邊上個年青人的興趣,開口朗聲笑道:“現在的年景很好嗎?”此言一出,立刻受到了邊上所有人的鄙視。那財主一晃白花花地胸脯道:“少年郎就是見識短啊,現在要是年景不好,那從貞觀之治以降,就沒有個好年景了。”

周圍人也紛紛點頭,附和道:“就是,咱們老百姓地嘴可刻薄,要不是實實在在的感受,那是萬萬不會說朝廷好話地。”

年輕人一見犯了眾怒,趕緊兩手合十,笑眯眯道:“諸位莫怪啊,小弟這是第一次出門,見識確實是短的很,一時好奇,莫怪莫怪啊。”說著對那賣瓜的老頭道:“老丈,買幾個大點的西瓜,我請大家吃西瓜賠罪。”

眾人這才釋然,哄笑道:“那就謝謝這位公子了。”那老者笑著點點頭,取幾個西瓜切開,扯一嗓子道:“誰吃誰來取,丫丫呸的,就知道欺負後生,也不臊得慌。”眾人又是一陣哄笑。

幾個西瓜拉近了那青年與眾人的距離,青年人對身邊那最先發話的商人道:“請問老哥貴姓、台甫,聽您口音好像是中都人吧?”

那商人嗬嗬一笑道:“俺姓周,單名一個強字,確實是京都北城鐵獅子街人氏。”說著把手中的西瓜啃出綠色,這才丟下瓜皮,意猶未盡的咂咂嘴道:“您也是中都城裏的爺們吧?敢問高姓大名啊?”

青年點頭笑道:“確實是他鄉遇故知啊。”說著又遞塊瓜到那人手裏,自我介紹道:“小弟姓田,單名一個雨字,家住南城煙袋斜巷。”

“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那咱們可得親近親近。”那商人頓時變的親熱道:“爺們離京作甚來了?”

“哦,出來做點小買賣,順便長長見識。碰上這大熱天,前麵又堵了路,走都走不成了。唉,真是……”田雨歎口氣道。

那商人上下打量他一會兒。突然笑道:“恕小的直言,我看您老可不是個跑買賣的。”

“何以見得?”田雨心中微微吃驚。不動聲色的問道。

“咱們走單幫的,全憑一雙眼,要是連您地身份都看不出來,還敢出來討生活?”說著,行腳商人顯擺的笑道:“瞧您這手。幹淨修長,指甲也修得整整齊齊;再瞧您這臉。白裏透紅、神清氣爽,哪有一點風塵氣息?”說著一指田雨手中地扇子道:“別看您一身棉布短衫,可拿的這把檀香木扇,就得二十兩銀子吧,哪個跑買賣的能用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