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上地沈冰趕緊稟告道:“楚媯這些年窩在神京,看著秦齊兩國你來我往打得熱鬧,便隻幹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修城。”
神京城共有九個門。其中三道水門,六道旱門。每個門的城牆都極其堅固,是用大塊條石混合糯米製成,就算大將軍炮也轟不動。城上還設有無數床弩車,有靠近城牆者瞬間就會被射成刺蝟、炸成齏粉。城內還有大量的糧食,足夠守備數年。這也是楚媯堅定守城的信心來源之一。之二便是上柱國大將軍在秦軍圍城前回京,給了他和他的臣民莫大的鼓舞,還有就是諸洪鈞告訴他,秦國同時與兩國開戰。再強的國力也會筋疲力盡,隻要堅持守住,就一定會有辦法的!
“什麼辦法?”楚媯緊緊抓住上柱國地手,連聲問道。
諸烈的氣色很不好,顯然還沒有從傷病中痊愈。他勉強笑笑道:“我大楚陡遭國難。一時措手不及才被圍了都城。但實際上我們國運仍在。秦國隻攻陷了我國的沿江一線,我們還有大片領土未曾淪陷。國人的心還是向著我們的……微臣已經派出得力文武,去各地征兵練兵了。隻要度過這最艱難的一段,會有數不勝數的勤王軍隊來救駕的。”
建康帝終於下定了決心。其實隻要有一線可能,他便絕不會放棄……如果神京失守,他就是亡國之君。
他決定拚死一搏了。
下定決心雖然重要,但采取行動並取得成效才有用。經過楚國君臣千方百計尋找兵源的努力之後,才湊齊了十萬上了岸地水軍,五萬羽林軍,兩萬七名王公私兵,以及三萬多名退伍老兵,組成了一支二十萬的守城軍隊,交由諸烈全權統一指揮。
至於楚國的那些軍艦,諸烈全部交給一些優秀的水軍將領,讓他們招募漁民操船,借助縱橫密布的河網躲避秦軍,並伏擊秦軍地運輸船隊,破壞他們地補給。
又在開戰前夕,使出渾身解數,或購或搶,大量囤積糧草、石灰、火油、刀劍、箭矢、盔甲等軍火,試圖盡最後一點的人事。
然而在秦國地水軍抵達神京城不久,楊文宇和沈青率領著二十萬步兵,也抵達了城下城下。四十萬水路大軍將神京城圍了個水泄不通,插翅難飛。
乘船騎馬巡視完神京城一圈,秦雷和他的將軍們沒一個好臉色地。他們都十分清楚,這將是一場空前的硬仗惡仗死人的仗。
對於楚國人擺出一副死守的架勢,秦雷早就心中有數,他決定好好教訓一下這群不識時務的家夥!
他命人驅趕楚國民眾,在神京城外建造圍牆,將其團團圍住,保準一個人也跑不出來。
做完這一切,秦雷仍然不急於攻城,他又征召一百萬楚國民夫,在城牆的各個方向,建立起十幾座與城牆平齊的土木結構的塔樓。在塔樓上安放數門紅衣大炮,真正做到了指哪打哪,絕不含糊。
等攻城準備終於完成,已經是八月初了,秦雷這才下達了總攻命令。
當將軍們前來詢問,主攻哪個門時,他沒好氣的對他們大喊道:“幾十萬軍隊圍一個城,還要分哪個門主攻嗎,都給我往死裏打!”然後分配了具體的攻擊方向。
九門齊攻之外,他還嫌不過癮,又組織四波軍隊,攻擊東南、西南、東北、西北的城牆,一共組織了十三支部隊,從十三個方位攻打,想想都讓人頭皮發麻,何況城裏的楚**民。
將領們轟然應諾,便各自回營準備去了。
次日一早,秦軍架設在塔樓上的紅衣大炮先是嚐試性的攻擊楚國的城牆,卻發現除了效果蠻震撼之外,並不能對城牆主體造成傷害,便按照預定計劃,改為轟擊楚軍的城頭。士族們也站在塔樓上,用火龍彈轟擊神京城頭,楚軍趕緊躲到城下。其密布於城頭的防禦器械可遭了殃,被秦軍一陣猛轟,便砸了個七七
諸烈著實品嚐了一把當日陳烈風所遭受的痛苦,隻能眼睜睜的看著秦國人將護城河填平,卻連一點轍都沒有。
不過他並不擔心神京城就此淪陷,因為通過這幾個月的接觸,他已經知道秦國的大炮不能持續射擊,也沒有摧毀城牆的威力,最後還是要靠人來攻城!-----分割-------------------
還是就一章哈……
如果您覺得《權柄》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4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