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卷 【九九歸一】 第六八九章 兵圍神京城(1 / 3)

天佑八年入夏時節,秦軍攻破了楚國京畿的屏障----古都應天。如果從地圖上看,楚國的勢力範圍已被壓縮在了江浙一帶。

在討論下一階段作戰計劃時,秦軍內部發生了爭議,爭執的焦點在於,下一步是該打神京還是消滅諸烈。神京是南楚的都城,諸烈和他的艦隊是楚國的主力。楚破和秦有才認為應該直接攻取神京城,一戰而定乾坤。楊文宇也讚成這一意見,諸將都認為,隻要攻克了楚國的都城,其餘地方都將不戰而降……就算是諸烈也無力回天了。

但秦雷不同意。他敏銳的察覺到,自己麾下的將領,對諸洪鈞和他的水師已經有些打怵了。當然也不怨他的將軍們欺軟怕硬,因為那諸烈有一樁本事,實在是獨步天下……那便是不死鳥般的重生功力。

話說這半年以來,秦軍跟諸烈打了整整十仗,平均每半個月就要親熱一次。從那次鄱陽湖大戰開始,仗著新登場的大將軍炮取得九勝一負的佳績,共計殲滅楚軍各式艦艇共九百餘艘,消滅其水軍官兵十五萬人。但令人不得不服氣的是,諸洪鈞的大江水師卻沒有因此而消亡,而是每次都能重整旗鼓,頑強的攔在秦國人的麵前,還在蕪湖水戰中,重創了勢頭正盛的秦國水師。

因此從潛意識裏,眾位將軍便想避開這個炒不熟、錘不爛的銅扁豆。

但秦雷堅信,如果按照他們的計劃行事,會將大秦拖進持久戰的泥潭中,引起一連串連鎖反應。

因此他決定先徹底擊垮諸烈地水軍。再向神京城發動最後的攻擊。

為了說服他地將領,秦雷提出三個理由:其一。自從占領嶽陽後,大軍一路上勢如破竹不假。但神京城乃是楚國都城,其防禦力,持久力,乃至軍民的凝聚力,都絕非其它地方可比,想要速戰速決,是不可能地。^^^^

其二,蕪湖水戰的勝利。對楚國人來說,無疑是一次極大的鼓舞。如果不先消滅掉諸烈和他的水師部隊,神京城上下百萬人口,定然對勝利還會抱有幻想,會大大增加攻城難度的。

其三,如果直接攻擊神京城,諸烈在太湖的兵力一定來救,那麼神京就會極難攻克。反之若是先攻擊諸烈,神京城的王公貴族卻一定會袖手旁觀。可以避免腹背受敵的不利境地。待消滅了諸烈之後,神京城自然也會成為囊中之物地。

秦雷終於說服了他的將領,其實不說服也無所謂,隻要他認定的事,就算所有人都反對也沒有用。比如當初回援潼關。比如發債券、比如讓老大統領伐齊的軍隊。等等等等。這些事實證明,在集思廣益的表麵下。他有一顆獨裁者的心髒。

一經議定,秦國艦隊便開始順江而下。尋找諸烈的大江水師。但為了引蛇出洞,秦雷掛起幾麵巨大的幡麵,上書攻進神京城,活捉建康帝、或者殺敵報血仇,滅楚覓封侯之類的口號,幾裏外地岸上都能看見。他還教官兵高唱些滅楚的軍歌,並命令民夫加緊打造雲梯樓車等攻城器械,做足了直取神京城的架勢。

秦軍艦隊規模很大,隊列很長,前後延綿十幾裏,共有六百餘艘戰艦,其中裝備大將軍炮的武成巨艦就有近五十艘,陣容可謂是前所未有的鼎盛……所謂武成巨艦,其實就是當初楚國地巨靈神艦,原先隻有楚國人能造出來。

為了保守秘密,楚國對造船工匠地戶籍施行單獨管理,名曰匠戶製度,便是使其子子孫孫、世世代代都要在造船工場中為軍隊造船,終生不得踏出工場一步。形同奴隸,飽受欺壓,毫無希望,處境十分之悲慘。

在占領楚軍的三處最大造船工場後,秦雷用十倍於原先工錢,以及恢複匠戶自由,恩賜其子孫可自由擇業為條件,換取了匠戶們地效忠。匠戶們一旦全心全意的開始勞作,效率頓時提高何止一倍。

原先三處船廠,每月共能出產三艘戰艦,因為還要承擔其它地造艦任務。現在秦雷命其集中人力物力,全力打造巨艦,已經將產能提高到了七艘之多。再加上國內船廠每月五十艘親王級次主力艦的產能,這才讓秦軍越打越多,越戰越強。

一路上不知引得多少探子窺探,終於在秦軍駛離大江航道,開始南下京杭大運河時……沈冰的軍情軍傳來消息,在大江上發現楚軍艦隊!

秦軍不動聲色的繼續前行,後麵的楚軍也不著急,隻是默默尾隨。

是夜風雨大作,河麵上不見五指,秦軍熄滅燈火,悄悄下錨,停在了大運河上。

不知情的楚軍仍然頂著風雨前進,等天快亮時,風停雨歇,兩軍已經相距不到二裏了。

麵對著突然殺個回馬槍的秦軍艦隊,楚軍的表現十分驚惶,前鋒艦隻甚至來不及掉頭,便被嚴陣以待的秦軍迎頭痛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