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博物館
大家好,歡迎大家參觀土壤博物館。土壤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自然資源是農業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沒有土壤就沒有農業,也沒有什麼賴以生存的衣食等基本生活資料。人們常說民以食為天,食以土為本,就道出了土壤對國計民生的重大作用,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土壤博物館了解土壤、保護土壤。
本館展出了半個多世紀以來我校的土壤科學工作者從全國各地采集的礦物岩石標本微型盒裝標本,以及反映土壤發生和演變過程的土壤形態標本等展品700餘件,總建築麵積800平方米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土壤博物館,分為4個展廳另外還設有陶吧!。
首先,我們看到的就是五色土,五色土的分布與我國古代社稷壇是相符合的,北京中山公園內有社稷壇,曾是明清兩代帝王祭祀土地之神和農業之神和祈禱豐年的場所。盤上覆蓋,5種顏色的土壤,東方青土、南方紅土、西方白土、北方黑土和中央黃土,黃土位於中央,代表著黃河流域和黃土高原悠久的農業曆史文化。
看完了五色土,接下來我們進入第一展廳礦物岩石與土壤母質,一起來了解土壤的形成過程。進入這裏之後我們就會看到許多漂亮的礦物,那土壤博物館為什麼會展示這麼多漂亮的礦物呢?主要是由於土壤是礦物岩石經過成千上萬年的曆史風化得到的,礦物組成了岩石,岩石發育為土壤母質不同的土壤母質往往會形成不同的土壤類型。對麵就展示了許多不同的礦物。
礦物是組成岩石的基本單位,是由地質作用形成的具有固定化學成分和物理性質的天然單質或化合物,金剛石是C單質組成的礦物,石鹽是Cl和Na結合而成的化合物礦物。這些礦物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按照一定的規律結合起來形成各種岩石。目前已知的礦物有將近4000種。但是,構成岩石主要成分的隻有一二十種,為什麼呢?因為在地殼中,氧和矽的含量最多,分別占地殼總質量的47%和29.5%,這兩者容易結合形成各種矽酸鹽的陰離子,和其它陽離子結合,形成種類繁多的矽酸鹽礦物。氧可以作為陰離子,直接和其它陽離子結合,形成氧化物礦物。矽酸鹽礦物和氧化物礦物加起來,占到地殼總質量的92%,所以我們可以認為矽酸鹽礦物和氧化物礦物是主要的造岩礦物,如大家經常見到石英,以及矽酸鹽礦物比如正長石、斜長石、雲母、角閃石、輝石和橄欖石。
這是正長石,它廣泛分布於酸性和堿性成分的岩漿岩火山碎屑岩中,在甲長片麻岩和花崗混合岩中也有分布,通常呈肉紅色黃褐色以及淺紅黃色,正長石是陶瓷業和玻璃的主要原料,很多長石都富有鉀元素在經過風化以後可以給土壤提供豐富的鉀元素。
這是斜長石,斜長石是由鈉長石分子組成的。鈉長石是斜長石的一種,產於偉晶岩中,可做玻璃纖維糖絲的原料鈉常石是豪華的貓眼石材料屬於名貴的寶石。斜長石的另一種名為奧長石,是名貴的工藝石雕材料。斜長石同正長石一樣,除了在風化時,能給土壤提供鉀元素外,還可以提供一些微量元素。
這是雲母,雲母石是分布最廣的造岩礦物通常呈假六方形或菱形的板狀柱狀片狀晶形,其顏色會隨著化學成分的變化而變,主要會隨著鐵含量的增多而變深雲母具有高度的不導電性和耐火性是良好的絕緣絕熱材料,廣泛應用於塗料、油漆、電絕緣等行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