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古代兩河流域(1 / 1)

第2課

古代兩河流域

古代西亞的兩河流域是人類最早的文明發祥地之一。古巴比倫王國是古代兩河流域文明發展的一個高峰。有人說,《漢謨拉比法典》是兩河流域文明留給人類的寶貴文化遺產。為什麼這樣說呢?

公元前18世紀的古巴比倫王國

公元前7世紀末到前6世紀新巴比倫王國的範圍

古代兩河流域文明

\\\"兩河\\\",是指西亞的幼發拉底河與底格裏斯河。兩河流域,又稱\\\"美索不達米亞\\\",意即\\\"兩河之間的地方\\\",大體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為中心的狹長地帶。約從公元前3500年起,兩河流域南部逐漸產生了一些以城市為中心的小國,小國之間混戰不止。

大約在公元前24世紀,兩河流域實現了初步統一。此後,兩河流域屢遭外族入侵和內部戰亂。相關史事

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很早就發明了文字。他們通常用削成尖頭的蘆稈或木棒做筆,在未幹的軟泥版上壓刻出符號。這些符號的線條由粗到細,很像木楔,所以由這種筆畫構成的文字被稱為\\\"楔形文字\\\"。蘇美爾人還根據月亮的盈虧變化製定了陰曆,一年354天,並設置閏月來調整陰曆和陽曆之間的天數差距。計數法中的60進製也是兩河流域人發明的。

問題思考

當今世界上普遍采用什麼製度

古巴比倫王國

古巴比倫王國原是幼發拉底河中遊的一個小國。公元前18世紀,第六代國王漢謨拉比在位時,對外采取各個擊破的策略,完成了兩河流域中下遊地區的統一事業,建立了統一、強大的奴隸製國家。

漢謨拉比實行主專製製度,加強中央集權,還製定了一部較為係統和完整的法典。他在位時是古巴比倫王國最強盛的時期。

楔形文字

人物掃描

漢謨拉比幾乎集中了國家的全部權力,親自掌管司法和行政部門,直接掌握軍隊。他極力神化自己,自稱\\\"眾神之王\\\"。漢謨拉比還大興水利,他在位的好幾個年份都作為\\\"開鑿河渠之年\\\"而載入史冊。

漢謨拉比死後,國內各種矛盾激化,許多地方發生暴動,國力逐漸衰落。公元前1595年,古巴比倫王國被外族滅亡。

《漢謨拉比法典》

《漢謨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法典刻在一塊黑色石柱上,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條,內容十分廣泛,從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倫社會。

從法典中可知,古巴比倫分為擁有公民權的自由民、無公民權的自由民和奴隸三個嚴格的社會等級。奴隸製度在古巴比倫相當發達。戰俘是奴隸的主要來源,也有買賣奴隸的現象。家庭奴隸製是古巴比倫的一大特征,男性家長對奴隸有生殺予奪之權,對妻子兒女有絕對權威,在欠債時甚至可以將妻兒送去抵債。同時,法典中有許多關於租賃、雇傭、交換、借貸等方麵的規定,說明商品經濟在古巴比倫比較活躍。

《漢謨拉比法典》是古巴比倫王國留給人類的寶貴文化遺產,表明人類社會的法製傳統源遠流長。

《漢謨拉比法典》石柱局部圖

相關史事

《漢謨拉比法典》嚴格保護奴隸主的利益,規定:拐帶奴隸、幫助奴隸逃跑或窩藏奴隸者,都要被處以死刑。奴隸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認自己的主人,要被處以割耳之刑。

法典規定:擁有公民權的自由民的地位要高於無公民權的由民。擁有公民權的自由民傷害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睛,必須遭受同樣損害;但如果損害無公民權的自由民的眼睛,則隻需賠償少量的錢財。

《漢謨拉比法典》石柱,現藏於巴黎盧浮宮博物館

課後活動

讀材料,想問題。

《漢謨拉比法典》規定:

倘奴隸告其主人雲:\\\"你非吾之主人\\\",則此主人應證實其為自己的奴隸,而後其主人得割其耳。

倘理發師未告知奴隸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隸的奴隸標識者,則此理發師應斷指。倘自由民購買奴婢,未滿月而該奴即患癲癇,則買者得將其退還賣者而收回其所付之銀。

(1)奴隸處於什麼樣的社會地位?

(2)你認為《漢謨拉比法典》維護的是哪個階級的利益?

知識拓展

空中花園

古巴比倫王國滅亡後,古代兩河流域還經曆了亞述帝國和新巴比倫王國時期。據說,新巴比倫的一個國王為滿足王後的思鄉之情,在宮中修建了一座空中花園,園內種滿奇花異草,被譽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公元前539年,新巴比倫王國被伊朗高原上興起的波斯帝國消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