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節 猢猻入布袋(五)(2 / 2)

隻見地上橫亙著兩條相聚三尺的絆馬索。本來契丹人精於騎術,此時天也沒黑,不至於中機關。但紅拂設計的巧妙。周圍並沒高大樹木,絆馬索按說無從依傍。但卻挖了條小寬溝在溝沿處不遠用樹枝栓了絆馬索插在地上,三尺外又壓住一條絆馬索,用大石頭作掩護。

騎兵見了寬溝,必然提韁讓馬兒縱躍過去。如此一來馬在半空,落腳處正好是絆馬索的位置,隻要一匹馬兒倒了,後麵馬兒也自然被前馬或嚇或拌,縱然跳的遠,或是反應機敏繞開第一條絆馬索,也著實逃不出第二條絆馬索。如此一來大殺了契丹騎兵的氣焰。再不敢奔馳前進了。

左副將命眾人下馬,先行兵查探前方敵情,莫要中了埋伏。

忽聽左手邊發一聲喊,一隊人馬奔進。右副將識得,正是前不久和他們大打出手的突厥人。心裏認定剛才的埋伏是他們所為,新仇舊恨湧上心頭,二話不說,帥人馬衝上前廝殺起來。

突厥人本來見契丹人到來,還想上前理論,何以之前派人上我們的陣營挑釁,見對方忽的衝上前,二話不說便抄家夥開打,心裏均怒,明明是契丹人挑釁在先,他們還有理了!殺他娘的!於是也均抽出腰刀和對方廝殺在一處。

……

卻說回紇王子這邊廂早已勸服了父王回國,不再摻和突厥和大唐。將秦瓊和南詔等幾國使者分開,都不放走,而是保護起來。實不願得罪了他們。

隻是吐蕃王在孫思邈的調養下,雖然毒是解了,但依舊口不能言,氣息微弱。

波斯使者心想,事已至此,必然會和吐蕃結下仇怨,我們如回國,自然突厥契丹南詔也是放我們不過的。不如討些便宜去。因而當接了赴約的信函,便瞞著公主,私自帶了一隊人馬前來。

波斯公主畢竟年幼,心裏又隻想著和回紇王子在一處,因而也未察覺。倒是回紇王子見波斯使者神色閃爍,還借故出去,心裏猶疑。莫要因為他們國家的莽撞連累了我回紇。旁的也管不了那許多,能保護她才是正經。當即忙問波斯公主,可願和我回國,做我的王妃?

波斯公主幾日來心心念念便是此事,便爽快地一口答允。回紇王子便吩咐步眾今夜啟程回國。卻囑咐孫思邈留下,好生照看吐蕃王。

回紇王深知自己兒子智謀遠勝於己,今日之事也著實凶險,自己國小民弱,真不該聽信了突厥人的挑唆。可如此回去怕就怕突厥回來報複。若它真得了勢,豈會放過我們?回紇王子卻言道:今日勝負已定,父王大可放心。

回紇王細細琢磨兒子話中意思,忽的明白,突厥契丹是不可能贏大唐的。(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