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慶周一拂袍袖說道:“大師取笑了!當今天下有誰不豔羨少林絕技?便是少林弟子,恐怕念佛誦經之時,也求佛祖保佑早獲秘籍真傳吧!”
道濟道:“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他們想什麼老衲不得而知,便是如趙大俠所言,也是他們各自的緣法了。我卻知貪多嚼不爛,趙大俠先後取了我門中一十三項絕技,可都練成了麼?”
趙慶周哼道:“大師莫要血口噴人,老頭子卻是隱居在此,未能拜會少林當家,傳揚出去,也左不過說少林高僧德行高尚,不與老頭子一介落難之人計較。斷不會說少林高手乃是浪得虛名,連自己的地盤都看不住,白讓人住了幾十年,當了現成的鄰居。哈哈哈哈!”
一語未必,便大笑出聲,顯得極是得意。
道濟歎道:“趙大俠你道我當真不知麼?唉,三十年彈指一揮間!雖然歲月悠悠,師兄當年告誡之言卻猶在耳邊。”
李淳風知他說的是四祖道信,由於對四祖五祖心存敬意,不禁好奇,問道:“四祖道信大師和您說了什麼?”
道濟微笑道:“少俠聰慧,且聽老衲道來。”說著又微微閉上了眼睛歎了口氣說道:“老衲還記得三十年前的一個晚上,羅漢堂首座道勇師弟忽然來禪房見我,不等他開口,般若堂首座道善師兄也來了。我以為出了什麼大事,便連忙問究竟。原來這兩位先後發現寺中來了生人。隻是這人身法靈動詭異,輕功卓絕,以道勇師弟的功夫,竟然一連兩天未能追的上他。道善師兄言道,這人似乎並無惡意,雖然他未曾拜山,卻不曾毀我門中一草一木。想是來此避禍的。道勇師弟卻說道,這人內功全失,但輕功算得上江湖一流高手,雖然未曾謀麵,但應該是江湖上鼎鼎有名的趙氏後人,‘點水無痕’趙慶周。此人縱橫江湖數十載,名聲很大,又家學淵源,鮮有敵手,如何能來少林避禍?聽聞他此前遭逢巨變,家業凋零,別是來少林偷盜武功秘籍的吧?老衲也覺此話有理,不想達摩堂師叔智得大師也入得我的禪房,說道,藏經閣來了生人。如此一來我們幾人便斷定趙大俠來此,非為避禍,乃是‘取經’來了。”
此話一出,趙慶周先是麵紅過耳,接著又慘無人色。心道,少林不愧是武林泰山北鬥。我一生自負輕功卓絕。沒成想,早在三十年前,初來此地,便被人家發現了。若不是人家手下留情,我焉有今日?!
隻聽道濟又道:“我等於是拜見四祖道信師兄,請求開示。道信師兄卻道‘與人方便自己方便’,我等麵麵相覷,不知所措。道信師兄道,趙氏滿門忠義,便是後人亦非惡士。我佛門中度人向善,開悟卻在自身,盼他久居此地,除了心中戾氣,放下複仇惡念,便是無尚功德了。區區幾冊健身之法,便是送了與他,本也沒什麼。隻是,他心中仇恨不消,再高深的武功,他也學不來。須知‘武’乃‘止戈’,武的境界乃是放下屠刀。至此我們幾人便不再過問、幹預趙大俠行蹤,任你來去少林。隻是藏經閣卻就此由我等幾人輪換執勤了。”
趙慶周聽到這,不禁羞愧無地。也終於明白,為何自己能在此平安度過三十年,何以藏經閣中遍尋不到自己所要找的秘籍,乃至後來想進藏經閣都是千難萬難。
李淳風聽到這卻忽有所悟,這老和尚表麵是和趙慶周說話,卻暗自在提醒我,武力解決不了問題。
隻聽道濟又道:“趙大俠和這位少俠功夫似是一路,因而剛才趙大俠一直向少俠推薦波羅密手、千手如來掌、少林散花掌和少林握石掌。想必這也是趙大俠隱居在此,欲得之而後快的秘籍了。而之前獲取的少林羅漢拳拳譜和金剛掌拳譜想是不合趙大俠的路數,因而借著少俠之口說了出來。一是堵了老衲退路,好叫我知道該選何種功夫教給少俠,教也得教,不教也得交,否則便失信於人。二是也讓老衲知道少俠卻是對我少林功夫心儀已久,真心拜師。老衲雖然老眼昏花,卻知道這位少俠連武功招式尚且不會,焉能知道我門中拳掌功法,焉能知曉這拳掌功夫都偏於勇猛精進一路,不合他的路數?”
趙慶周聽到這更是慚愧無地,本來見這道濟對李淳風青睞有加,須知武林中拜師不易,得好徒更難。以為這老和尚相中了李淳風,預收之而後快。不想這娃娃不知天高地厚,多少人夢寐以求之事擺在他眼前,他卻毫不珍惜。自己苦等了三十年的機會焉能輕易錯過。因而兵行險招,想假借李淳風之名拜了道濟為師。自己便可偷師學藝了。沒成想,這番算計卻被人家看穿了。自己苦心經營三十年,雖然練就了模仿他人聲音惟妙惟肖,卻被一個老眼昏花的和尚一眼看出了真相。三十年悠悠歲月卻猶如夢幻泡影一般,眼見自己年歲老邁,再學不到絕技,這大仇何時能報?不覺心灰意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