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代。
公元205年。
襄陽城西南二十裏的一座莊院之中,博學鴻儒、文人學士,齊聚一堂。
一場荊州的學業盛會,進行之中。
一個二十四五歲的青年,站在大廳中,正成為眾人目光的焦點。
大廳的左邊,有一張長桌,桌上放著很多片木牘。
每片木牘之上,都寫有一個古人的名字。
這時,青年需要做的是,從木牘中進行選擇,但青年並沒有動,而是站在那裏發呆。
三個問題出現在他的腦中。
我是誰?
我在哪裏?
我要做什麼?
……
大家猜到了吧?
這個青年穿越了,他的魂魄剛剛從後世而來,大腦正一片空白。
見到青年遲遲不動。
青年麵前,坐著的三位長者中,有一位提醒他說:“想好了嗎?想好就選擇吧。”
青年聽後,也不知道要選什麼,隨手從桌上拿起兩片木牘。
然後自己看了看,又給眾人看了看。
隻見兩片木牘上。
一片寫著“管仲”。
而另一片寫著“樂毅”。
這下子,大廳中炸開了鍋,眾人紛紛開始議論。
“天呀,他選了名相管仲?”
“不止呢,還有樂毅。”
“這也太大膽了,他是想表達,他能文能武嗎?”
“是呀,是呀。”
“竟然自比管樂?”
廳上三位考官模樣的長者,看到青年的選擇後,也是略感吃驚。
他們相互交換一下眼神,然後中間的長者說:“好,你再說下你有什麼誌向吧。”
青年還是一副不知所措的樣子。
他一邊對著長者微笑,一邊思考著,該如何回答問題。
等了十幾秒後。
長者見青年一直沒有開口,便說:“不用回答了,你的誌向我已經知道了,你先退下吧。”
青年聽長者說可以走了,馬上長出一口氣,然後逃一樣地退到下邊的人群之中。
……
這時,青年的頭腦漸漸地清晰起來。
他終於記起,自己原本是一個二十一世紀的三國迷。
青年的名字叫孔明,名字剛好與諸葛亮的表字相同,所以孔明也是諸葛亮的忠實粉絲。
二十一世紀的孔明,是一個普通的公司小職員,有點小聰明,但也僅僅是有點。
可他自己卻自命不凡,總覺得懷才不遇。
工作之餘,孔明喜歡看三國穿越小說,也喜歡逛三國貼吧,更喜歡與網友討論三國曆史中的問題。
為此,他還經常查閱三國的史料,《三國演義》更是幾乎倒背如流。
昨天晚上,孔明在貼吧與網友討論一個問題,諸葛亮是軍事見長還是政務見長?
對麵網友的觀點是,諸葛亮就是一個後勤部長,軍事才能很一般。
孔明則堅持認為,諸葛亮是一位軍政全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