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喚梅終於尋得一處廢棄的碼頭,這個碼頭是喚家軍上島之前,原住民用來出島購置貨品的通道,但是因為經年累月的風吹雨打,碼頭的木板已經破舊不堪,易發生危險,喚家軍上島之後,為原住民修葺了房屋,開拓了荒原,但碼頭實在破敗,無法繼續使用,便用鐵絲將碼頭牢牢地圍了起來,新開拓了碼頭,以供島上的居民外出采購物資。這個碼頭實在老舊,在新出生的孩子中甚少有人知道此處還有廢棄的碼頭,所以久而久之,這裏雜草叢生,僅有一兩個守衛在此看守。
那一日恰是陳副軍的生辰,與梅門中人聯合島上的居民為陳副軍擺上了幾桌宴席,喚家軍這幾年是實實在在的為小島出錢出力,人心都是肉長的,島民們自然接納了喚家軍,真心把喚家軍當作一家人。喚梅趁著眾人沉浸在歡樂之中,悄悄從閨房中溜了出來,來到廢棄的碼頭。她一手提著一壇親手釀的梅香飄,這可是味道極淡的烈酒,隻消半壇,便可叫一個軍中大漢睡上一整天。喚梅隻說是陳副軍體恤門徒們日夜為與梅門看守小島付出的幸勞,特意讓自己提著一點水酒來慰問,這酒是大米釀造而成,不醉人的。守島的門徒們將信將疑,並不敢接過水酒,喚梅看他們心裏還有疑慮,便放下兩壇酒離開了。門徒們見喚梅離開,又從喚梅事先戳破的酒壇紅紙的縫隙中聞到梅香飄的味道,心裏的酒蟲不自覺被勾起,見四下無人,便放鬆了警惕,一人拿起一壇酒,一飲而盡,二人剛飲酒片刻,便滿臉通紅,沉沉地倒在地上,睡了過去。此時喚梅從旁邊的草叢中跳了出來,調皮的用手在二人的頭上拍了拍,確定二人是真的沒有反應,便搬出事先藏在偏僻處的小舟,從碼頭處劃著船,哼著歌兒離開了嗅梅島。
這一日剛好是汝國的花燈節,喚梅一路順流而下,不多時便登上了汝國最近的岸邊。少女被眼前的繁華的畫麵驚呆了,酒肆上掛滿了各色的燈籠,夜幕在燈火與煙花的照耀下仿佛是白晝一般,街邊兩側都是商人在買各種物件兒,有玉笛,骨扇,銀哨子,全部都是要好幾個月喚梅才從出島的居民那裏購得的稀奇玩意兒。還有人玩著雜耍,用頭頂著好幾個盤子,嘴上還叼著一根竹竿,竹竿上立著幾個酒杯,喚梅駐足看了好久,一邊目不轉睛地看著前麵驚人的技藝,一邊隨著人群拍掌叫好,全然忘記了自己身著異服,並非汝國中人。
忽然,喚梅感覺到自己的裙擺被人拉了一下,低下頭一看,是個身著破衣爛衫,髒兮兮的孩子,那孩子一邊拉著喚梅,一邊將自己的飯盆往喚梅跟前湊,嘴裏咦咦啊啊的,仿佛是個小啞巴。喚梅看這孩子十分可憐,便從衣袖中掏出了荷包,正準備從中取出一些銀兩,突然小啞巴一手搶過荷包,還沒等喚梅反應過來,就飛似的逃走了,身影沒入在了人群中。
喚梅趕忙隨著小啞巴離開的路徑去尋找,可是人潮如織,實在無法尋得那人的蹤跡,最後隻能走在巷子口,隨地蹲下,思考著接下來應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