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雙生兄弟(番外篇)1(1 / 2)

錦國六年,桑國與錦國因為邊境問題,已打仗兩年有餘,餘縣位於邊境線上,已是戰火紛飛,民不聊生。我的父親去年被強製征兵帶上了前線,從此音信全無,鄰居都說他已經戰死了,但是母親不願相信,堅信隻是因為戰亂父親無法捎信回來,我們要留在家裏等他,否則他有朝一日回到餘縣,找不到我們會著急的。

母親本是大戶人家的小姐,外祖是餘縣的員外,從小不愁衣食,又生的嬌俏可人,十七歲時就引得媒婆們踏破了門檻。本來像母親這種大家閨秀應是無憂無慮的,但自從讀了一些詩詞元曲,她就有了自己的一些小心思。母親開始幻想一個白麵書生與自己的愛情故事,憧憬梁祝一樣的愛情,她不願嫁給一個滿身銅臭的公子哥,更願意嫁給有風花雪月的浪漫情懷的書生。

這時,屢次落地的父親被同鄉介紹來府中做事。外祖雖然沒什麼文化,但也喜好讀書人,所以給他安排的都是像修剪花草一類的極為輕鬆的活兒。母親也喜愛逛花園,一來二去二人就熟識了,兩人從詩詞歌賦談到人生哲學,逐漸墜入愛河。

接下來的劇情就像話本子演的一樣,外祖的極力反對和那二人的生死相許,外祖無奈,便與母親堂前三擊掌,斷了父女情分,將母親趕出府去,任那二人自生自滅。

被趕出府的父親母親便在一處莊子旁安了家,母親靠著紡織繡品補貼家用,父親以種田為業,二人雖清貧,但似是那句俗語,有情飲水飽,二人也算是苦中作樂。

一年後,母親誕下了一對雙胞胎,便是我和弟弟。

我和弟弟的到來讓這個家平添了很多歡笑,但是也帶來了更多的貧苦。我和弟弟從小便穿舊衣,食粗茶淡飯,但父親母親還是會盡量我們不擔心生活的困難。才子和佳人本是執筆寫詩詞的手,也逐漸長滿了老繭,變得粗糙。

後來,忽然有一天,錦國和桑國之間的小摩擦正式升級為戰爭,城牆上張貼征召年輕的男子入伍的名單,父親的名字赫然在列。母親慌了,從未向外祖低頭的她跪在府外,請求外祖幫忙撤下父親的名字,而外祖瞥了一眼與母親同跪的我和弟弟,滿是嫌棄的徑自走開了。

母親無奈,隻得眼睜睜的看著父親被士兵抓走,她用力的擁著我和弟弟,仿佛抓住她人生最後的希望。父親被抓走以後,母親愈發寡言少語起來,每日更加拚命紡織和刺繡,像是在暗暗發誓要把我和弟弟平安拉扯大,活出個樣子給外祖瞧一瞧。

我以為命運對這個女人已經夠殘忍了,正當我們的生活在母親的努力下逐漸有了起色時,戰火燒到了餘縣,周圍再也沒有鄰居對我們一家指指點點了,因為我們屋子周圍的人早就移居別處逃命去了,隻有母親,倔強的守著這間茅草屋,守著她的尊嚴和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