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要世人指指點點,我也不要史書肆意塗抹,若是女子的光輝不能一直照耀,我便將它刻在銘文裏,讓它流傳千年萬載,直到後世的某一天,有一個人能讀懂,讀懂婉兒,讀懂我,讀懂母親締造的盛世。而我,成敗不計,生死無悔。因為,我找到了想走的路。”」
“後世的史書居然可以肆意塗抹?”
崔杼內心極度不平衡,他殺了三個史官都沒能修改自己弑君的記載,憑什麼後人可以隨意修改史書,這不公平!真想把那兄弟仨送到後世去折磨折磨那些可以隨意修改史冊的人!
「“在上官婉兒墓誌銘出土前,無論是新舊唐書,對上官婉兒的定義,都是太平公主的政敵。她們出生在雙方長輩矛盾最尖銳的兩年,爭鬥的成敗也決定了她們的命運走向了兩個截然不同的方向。然而,上官婉兒含冤而死後,卻是太平公主拚盡全力為她平反,一手操辦她的後事。”」
「‘外人通過史書上寥寥之語就定義了我們的關係。’‘嗚嗚嗚這個世界不能沒有女孩子。’」
當太平公主在府中再次懷念上官婉兒時,李隆基卻在慶幸當初果斷殺了上官婉兒,一個太平公主現在就已經很危險了,如果當初沒有殺掉上官婉兒,再為姑姑添份助力,說不定真能讓她把自己從皇位上拉下來。
「“還在墓誌上寫下:‘瀟湘水斷,宛委山傾。珠沉圓折,玉碎連城。甫瞻鬆檟,靜聽墳塋。千年萬歲,椒花頌聲。’自你走後,天地動容,山河失色,但願一千年一萬年之後,還會有人和我一樣,永遠永遠地記得你。她走了,但活著的她還記得她人生的起起伏伏,失意和悵然,記得她的一切。”」
“千年萬歲,椒花頌聲。”謝道韞帶著幾分期待地喃喃自語:“若我走後,會有人永遠地記得我嗎?”
旁邊謝玄聽到後湊了過來,認真地說:“我會永遠記得阿姊,阿姊也要永遠記得我。”
“多謝阿羯,姐姐當然會永遠記得你。”
謝道韞沒想到那麼小聲的一句話謝玄都能聽到,還這麼認真地回答她,果然小朋友的感情真誠又熱烈。不知道弟弟長大後還會不會記得這個幼稚的承諾。
「“贏?你且告訴他,他贏了,但不是男子贏了女子,是這個時代打倒了女子,今朝唯有我母親站起來了,日後,必有千萬女子手足相抵,與男子並肩而立。”」
確實,劉徹悟了。自己怎麼都沒想過用女子呢?都是同一個爹娘生的,女孩能比男孩差多少?那就先從自己家的開始吧!有自己這麼優秀的爹,他的孩子肯定也要比別人家的孩子優秀。
公主們:真是服了這個想一出是一出的爹了。
當天幕再次暗下去後,大家又端著飯碗回了飯桌邊,繼續過自己的生活。
好像也有什麼開始了悄然的變化。
那些家裏沒有兒子或兒子有什麼生理缺陷實在無法撐起這一份家業的,有一些思想靈活的都放棄了過繼子侄轉而把目光投向了女兒,開始試著培養女兒,讓女兒接管家業。
當第二天在朝堂上聽到陛下準備啟用女子為官,百官居然沒有覺得意外,畢竟他們陛下是真缺人幹活啊。
在大家還在猶豫時,李斯又是第一個站出來支持陛下的決定。不明白這群同僚在猶豫什麼,啟用女子怎麼了?平民百姓連兒子都供不起書,現在讀的起書的女子不也是他們家的姑娘嗎?肥水又沒流外人田。
隨著腦子轉的快的大臣們的支持,這項政令順利地推行了下去。畢竟嬴政隻是在通知,不是在商量。不支持又能怎麼辦呢。
李治和武則天則是商量了一下,把上官婉兒從掖庭調到了太平公主身邊做陪讀,反正早晚是要玩到一起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