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觀林的話(1 / 1)

讀者朋友們:

大家好。

不知道有沒有人能耐著心把這本小說看完,但如果你翻到了這裏,很感謝你願意點開這本不怎麼吸引人的小說。

我知道這本小說沒有錯綜複雜的關係,也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甚至我的敘述有時候是混亂的,我一個勁的想去講一個故事,文辭、敘事技巧似乎都顧不得了。主線十分的簡單,就是一個叫做江初瑜的女孩,她在現代社會找不到自己喜歡的生活狀態,落入古代依舊格格不入,努力追尋自我,卻不得不步步妥協,最後實在退無可退,在日漸壓抑的環境中選擇走向毀滅。

至於重生一段,或許在她生命的最後一刻,任務完成了。也或許,最後的相遇是在另外一個時空裏,在蕭景年的任務時空中,也有一個有著係統設定有相同記憶並且叫做江初瑜的女孩罷了。

江初瑜從來都是自我而張揚的個體,或者說,她知道自己內心有所追尋。在現代的生活中,她不得不妥協於現實,但現實的生活絕對不是她理想的生活。在古代中,她試過和命運和抗爭,終究無果,不得不妥協做了深宅中的婦人。但心中寂寂從未消解,有個聲音一直在呼喚她,叫做自我,叫做幸福。她不依附於任何人,卻不得不妥協於大時代。

這是我在動筆之初想要呈現的女孩,很可惜,我沒有足夠的筆力去展現出來。

至於這本小說的結局,可能會有人讀完覺得這不是結局。蕭景年和她重逢,攜手而歸應當是皆大歡喜。可是江初瑜說,她和他不合適。她並非不知道這個人是她曾經的丈夫,而是她不願意再一次踏進曾經的命運。

古代有諸多的無可奈何,現代同樣不曾例外。江初瑜是個不知道怎麼戀愛的女孩,不是她不渴望愛情,而是不願意去折損自己的羽毛。或許她隻是一隻麻雀,奮力起飛隻有數丈高,但是她喜歡舒展翅膀的感覺。和蕭景年在一起後,她確實可以飛得更高,但是恐怕自己的羽毛會被他的光輝覆蓋,所以她說不合適。

她會選擇其他人嗎?恐怕也不會。江初瑜不知道自己適合什麼人,是因為現有的選擇她都覺得不合適。兩個人在一起,不得不去讓渡一部分的自我,這可能就是不合適的原因,包括和蕭景年在一起,她可以很愛他,但不代表她沒有因此而折損自己,而這是她不喜歡的,是她鬱結的根源。或許這樣強烈的自我個性會被指責,但是世界上,她確實最愛自己。

這是我動筆之初和落筆之時所想。在呈現時,無可奈何地越來越偏。其中和我構想差異最大的就是蕭景年了。在我最初的構想中,登基以後,他最初還能記得曾經的諾言,但是在前朝後宮的夾擊下,他會給自己找借口,會把江初瑜的堅持當成無理取鬧,會肖想更懂事的妻子,出軌在他那個時代的觀念裏本就理所應當,情急之下,家暴未必不會出現。但我沒有勇氣去這樣寫,還是寫了一個癡情的帝王,一個無可奈何的丈夫。

所以其實我最初想寫的,是一個女孩在大時代下麵對命運無可奈何的故事。她的一生從來都是被安排的,現代的一生,是小學、中學、大學、工作,古代的一生,是學禮、嫁人、相夫教子。大時代,是古代也是現代。命運,是愛情的經曆,更是自我的追尋。她追尋的自我,可以說是自我,可以說獨立,但更貼切的,大概是幸福。她愛自己,愛家人,家人愛自己,也愛她,她愛世界,世界也愛她,或許這就是她追尋的狀態吧。

設想,蕭景年穿越後的,他的任務能成功嗎?江初瑜愛他,但在一起就真的不會相互折磨嗎?生活的麻煩從來不會缺席,麵對這些麻煩時,伴侶往往作為負麵情緒的直接承受者。而且,我在故事裏回避的一個問題:新鮮感。我最初的構想裏,蕭景年和江初瑜不會相伴十年之久,甚至原本打算寫一個一兩年的故事。古代嘛,花花世界還不那麼迷眼,在現代,就更加難說了。哪怕日後江初瑜接受了蕭景年的追求,兩個人沒有經濟壓力、在生育問題等上也達成一致,就真的不會再產生其他的想法嗎?家暴、出軌……這從來都是隱患,不單指向蕭景年,也指向江初瑜。

戀愛是雙方的,雙方各有追求。

人生是自我的,戀愛是其中的一環而已。

但愛情被人們蒙上至高無上的月紗,愛情中做不到無私,卻不自覺用至美去幻想它。以至於江初瑜看到現實中的每一個相親對象,都隻能落入“湊合”的境地。

工作、戀愛、結婚、生子……這些在江初瑜的經曆中無一不是妥協。那種理想的幸福狀態,好像永遠隻在想象中,永遠隻在追尋的腳步裏。

寫的有些亂,很感謝能夠翻到文末的朋友。尤其是負責審核的編輯,看到這裏,該通過我的完結申請了。我不指望這本書能賺到錢,也學不來網文的套路,結尾至此,已經足夠。

觀林,2023年11月20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