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漢中最險者無如陽平關(1 / 2)

“停止前進,紮營禦敵。”張任算了一下地圖上的距離,下令全軍就地駐紮。將士得令後,在山旁水邊,選擇營寨地址,開始忙碌起來。

張任大軍攻破葭萌關之後,並無走漏張魯士卒,而且蜀軍雖算不上秋毫無犯,但也張任下令不得擾民,倒也沒有敗兵拚著身家性命,走劍閣小道,給張魯報信。張任一行大軍,倒也走出了劍閣小道,來到陽平關外。幸好張魯沒有得到消息,葭萌關守軍也不是死忠之士,做出什麼燒毀棧橋的舉動。不然,那可真是壞了張任的大事。

雄關依舊,往事如煙。陽平關城牆上那道道“疤痕”和深闊的壕溝,似乎仍在向人們訴說著一個個輝煌和榮耀的故事。正因為陽平關有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因而各時代眾多的英雄豪傑,曆史巨人都曾在此或以文韜武略,或用金戈鐵馬演繹了一幕幕威武雄壯的曆史活劇。曆代帝王將相用盡謀略的爭奪之戰,更為陽平關平添了許多神秘,使之名揚四海。

張任進攻葭萌關之時,早有細作報入漢中來。張魯與弟張衛,商議退敵之策。此時葭萌關還未落入張任之手。

“漢中最險無如陽平關;可於關之左右,依山傍林,下十餘個寨柵,迎敵蜀兵。兄在漢寧,多撥糧草應付。”張衛起身道,停頓片刻:“至於葭萌關,就讓守軍先堅守著吧,即使被蜀軍攻破,我們還有陽平關。”

張魯有些不忍,但是心裏還是認同了張衛之言。可憐楊柏,想投降卻不敢,殊不知,早就被漢中當做了棄卒。張魯依言,遣與其弟領兵馬萬餘即日起程。軍馬到陽平關,下寨已定。此時陸遜已經戰敗楊昂,消息傳來,張魯大驚失色。劉琦才是漢中大敵。曹操的援軍還未到(人家永遠也不到),楊昂雖敗,但這是漢中僅存的大將了。張魯無法隻能好言相慰,給其增添兵馬,並遣其謀士閻圃助陣。楊昂感激涕零,誓死捍衛漢中。兩位大將走後,張魯還是放心不下,於是對著一位中年文士打扮之人,恭敬有禮道:“我弟魯莽怕是不能抵住益州大軍,還請賢弟助我一臂之力。”那人欣然同意,張魯大喜。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且說劉璝(璝[guī]古同“瑰”以後就寫貴了,好記)、張翼前軍隨到,聞陽平關已有準備,離關一十五裏下寨。大軍被張任催促趕路,期望追上劉琦大軍進攻速度。卻是苦了普通士卒,本來山路難走,蜀軍多穿草鞋,甚者赤足行軍。一路上腳上起泡者無數,士卒怨聲載道。

當夜,將士疲困,於是劉貴讓士卒早早歇息。張翼建議道:“要不多派些士卒守夜,防止敵軍劫營。”

劉貴哼道:“士兵們疲憊,哪有力氣守夜。不要你去。”

張翼尷尬,無言以對,其實自己也是十分的勞累,後悔多嘴了。

“而且,陽平關守軍都是酒囊飯袋,怎麼懂得襲營劫寨。不然也不會被我們打得如此狼狽。將軍放心且是”劉貴開解道,攻下葭萌關之後,蜀軍多少有些輕視漢中軍之意。如此弱旅安能抵抗益州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