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校場點兵
卻說劉琦酒宴過後,得到諸多大賢相助,到是不亦樂乎。可是時不待我,據史記載,建安三年三月,曹操再次進兵南征,圍攻張繡的根據地穰縣。張繡據城堅守,曹操久不能下。五月,父親劉表就會派兵援救張繡。現在剛剛一月份,倘若我能在三月之內攻破張羨,還能揮師北上大戰曹操,就是不能取勝,也能見識一下三國第一奸雄風采,領略用兵大家的厲害。
白駒過隙,第三日已到,劉琦前往城外校場,點兵聚將,準備大戰事宜。話說兵營暫時由老將王威掌管,營中老兵三萬,新募之兵約有兩萬。可是精銳隻有兩萬,而且南人體質偏弱,悍勇不如北方士卒。大營分左,中,右三座大營。成品字型駐紮在荊州城外。
荊州經過劉表治理已經頗為富裕,加上劉表作為荊州牧,卻能招誘有方,威懷兼治,令一些賊黨豪強亦可以為其所用,於是萬裏肅清,群民悅服。另一方麵,從關西、兗州、豫州而來,要投靠荊州的學者有上千人之多,劉表對他們都能加以安慰賑贍,學者們受到資助,都能得到保護。所以荊州多謀士賢臣,而少猛將悍將。此時荊州能拿得出手的也就一個文聘而已,而且不受重用。
今日劉琦校場拜將,也是出掌兵權的第一步吧,既然父親有能將不用,那我劉琦就不客氣了。劉琦放眼望去,人山人海,無邊無沿。俗話說兵一滿萬,無邊無沿。這是中軍校場,隻是左中右三軍的其中一軍,不過一萬多人,卻也不少了。
終於輪到我掌權了,劉琦既興奮又有些緊張。腳步輕快的走到校場點將台上,清了清嗓子,大聲喊道:“今日我劉琦初掌軍權,被我父任命為三軍主帥,討逆將軍,實在愧不敢當,但我劉琦與眾將士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有我劉琦一口吃的,就絕不會讓大家餓著,大家勇猛殺敵,有功必賞,我劉琦對天起誓,絕不食言。”
“好,,,,,”下麵士兵們用戟柄敲擊大地大聲呼喊著。
士兵精銳與否,悍勇與否全看將軍。俗話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這幾日,劉琦思前想後,要想把軍隊牢牢把握住,就得任命自己的人,或是提拔他人,這樣對他們有了提攜之恩。就是自己的親信了,再後來慢慢收買人心。古人其實比現在人好多了,心思簡單多了,你信任他,他必舍命相報,你不看重他,他對你也無忠心可言,哪怕條件差,你對他心腹相交,他也毫無怨言。
接下來這幾天,劉琦一直在整訓軍隊,軍隊一共不到五萬人,去除非戰鬥人員,也就四萬七千人。其中一萬七千人是精銳士卒,僅僅是身強體壯的,遠遠達不到能熟練的運用武器,進行陣法配合殺敵,也就是說的久經戰陣;兩萬普通士兵,也就是一般人二十歲到四十歲之間,體質一般,大多是新兵,少數老兵;一萬老弱,純屬湊數。剩下的病殘和其他實在看不下去的發些路費和安家費,遣散回家了。
設中郎將三名,由老將黃忠,王威,以及徐庶擔任,黃忠任討逆中郎將,領精銳一萬,是為中軍;王威任討寇中郎將,領一萬普通士卒是為左軍,掩護中軍左翼;荊州大賢,父親劉表屢次請仕而不出的徐庶,初次掌軍,先任討賊中郎將,領軍一萬,普通士卒,是為右軍掩護中軍右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