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林茨(1 / 1)

(我堅決遵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決追隨共產黨領導,堅決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而奮鬥,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我黨)

(冷門曆史小課堂:洗頭樂其實不是本來阿道夫的姓,阿道夫原本的姓氏是施克爾格魯勃,因為其父是隨母姓)

林茨,奧匈帝國北部

“阿道夫,快點出來!學校馬上就上課了,別再遲到了!”阿洛伊斯那聲咆哮,又再一次在這個寧靜的村莊炸響。

阿道夫,這個不聽話的兒子,天天想著怎麼去當一個合格的牧師,跑到教堂裏連學都不上。他的種種行為,讓這個想要兒子繼承自己海關職員的父親感到心累。

“知道了,知道了,你催什麼?”阿道夫惰懶的從房間中走出,低頭扯一下自己的衣服,卻迎麵撞上了自己的姐姐黛莉安。

“好啊,你可算出來了,都不知道讓我等了多久。趕緊跟我去學校,不然等會遲到了,還得被父親罵。”說完,阿道夫被黛莉安直接連拖帶拽的出了家門。

“我自己能走,鬆開。”

無視阿道夫的話,黛莉安直接拉著他狂奔。

“姐,放開我,讓我自己走!啊!我的頭發!”

黛莉安來到這裏已經12年了,作為一個曆史盲,她無法判斷自己位於哪個時代,隻能通過一些細節推斷出自己可能處於近代。

而讓她滿意的是,比起上一世,這一世她有一個不那麼圓滿的家庭。

她的父親養育了八個孩子,其中有四位夭折。(阿洛伊斯.馬茨爾斯伯格不算在內)

大姐安吉拉現在在家裏幫助父親幹農活,妹妹在薩沃丁上學。由於阿洛伊斯曾是海關職員,所以他退休後每年都能從帝國手裏拿到一筆不菲的退休金,他便花了許多錢,把令他寄予厚望的女兒黛莉安和兒子阿道夫送入了林茨的中學。

阿道夫,這個名字讓作為曆史盲的黛莉安有些熟悉,但也隻是知道名字罷了,她甚至不知道阿道夫具體是誰,他做了什麼。

而對於阿道夫提出的奇思妙想,她也是全力支持的,而她也從阿道夫的口中得知,他想要成為一名畫家。這不禁讓黛莉安思考:她熟悉阿道夫這個名字,是不是因為她的弟弟最後成為了一名出色的畫家而享譽世界呢?

於是乎,她便拿出自己平時的零花錢,為阿道夫購買畫筆和畫布,這些東西目前就藏在林茨的教堂裏。

而阿道夫也並不是真正想當一名牧師,經過黛莉安這麼多年的悉心教導,他明白宗教信仰隻是給予人民心靈慰藉的工具而已。所謂的神明也並不真實存在,他隻是憑借著想要當牧師這個借口去教堂畫畫罷了。

奧匈帝國的學校管理十分寬鬆…倒不如說是整個西歐的學校管理都十分寬鬆。每天早上八點上課,下午一點放學,而在休息期間,學校的所有公共場所都可以免費給學生開放。(作者也不懂那個時候的西歐學校是如何上課的,我也查不到,隻能用我知道的現在德國的作息時間寫了)

林茨中學 圖書館

圖書館不是很大,但每個書架裏的書加起來也超過2000本了,每本書都被擦的很幹淨,可以看出這裏的負責人還是非常愛惜它們的。

阿道夫和黛莉安相對而坐,此時的阿道夫並沒有後來作為Führer的壓迫感和從氣質中散發出的陰冷感,相反,他現在完完全全沉浸在了書的海洋中。而對麵的黛莉安就沒有那麼認真了,她延續了某些東煌人的傳統,那就是一邊吃一邊看書。

合上書搖了搖頭,德語書籍看起來有些索然無味,不像是東煌語那樣富有情感,感覺就像機械的閱讀文章一樣。

而阿道夫對於自己姐姐的行為感到疑惑,要知道她手裏拿著的可是維克多.雨果寫的《悲慘世界》,這個是當前世界最著名的小說之一了。

隻見黛莉安熟練地從書架的上方拿出一本書,它位於一個偏僻的角落,似乎是有人故意放在那裏,而書的封皮上寫著用德語燙成的赤黑色的字——《資本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