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門村中軍大帳,郭威與王殷,王峻,魏仁浦正在議事,忽聞親衛來報,親兵步軍都頭楊崢帳外求見。
郭威嘴角微微勾起一個弧度,知道宋州之事有了結果,對著親兵道:“讓他進來!”
不一會兒,楊崢整了整身上的甲胄,大步踏入大帳。一進大帳,楊崢便躬身行禮道:“末將楊崢,參見大帥!”
哈哈,郭威朗聲一笑,看著楊崢道:“宋州之事,可了?”
“稟大帥,已將武寧節度使贇,安頓在睢陽城外的驛站中。”楊崢恭敬的答道。
“哈哈,好!”郭威笑著頓了下,問道:“馮太師與崇威將軍了?”
楊崢再次恭敬的答道:“稟大帥,適才太師本想來見大帥,忽然想起說有重要事情去見太後,並讓郭將軍同隨!”
郭威聽得嗯了一聲點點頭,扶著胡須沉思一會兒也未說其他,隻是笑著對楊崢道:“自月前你救了本帥夫人和女兒,就一直在本帥身邊。這一個多月來你勤於王事,在劉子破下又立了大功,如今宋州之事也是功不可沒,待大事成後,本帥還有重賞。然,爾尚年輕,要多多像諸位將軍,大人學習,不可懶惰,懈怠!”
“諾!”楊崢聽完連忙應諾。心中卻想著郭威為何如此器重自己?如果單單是救了他的夫人,女兒。作為以後的帝王,大可不必如此。
郭威仍然是笑著點了點頭,道:“下去好好休息,接下來還有很多事情要你去做啊!”
“諾!”楊崢再次應諾後慢慢退出了大殿。
而坐在下首的王殷,王峻,魏仁浦,無意中撇到了郭威看向楊崢時,眼中閃過的那抹欣賞和慈愛。這讓三人心中皆是一震,心中也甚是不解,為何大帥會對這個跟著他也就月餘的年輕人如此器重。
......
翌日,天氣大好,藍藍的天空萬裏無雲。皋門村,郭威大營旌旗獵獵。正在大帳中與諸將議事的郭威心情亦是大好。
“大帥!”楊崢突然從帳外進來,朝著郭威行禮道:“馮太師率文武百官在轅門外等候大帥,說請您接太後懿旨!”
郭威聽得眉毛一揚,對著底下眾將道:“走,接旨!”說完大步朝著帳外走去。
轅門外,隻見馮太師在郭崇威的護衛下,滿臉肅穆的捧著一卷黃綢,身後朝中文武大臣恭敬的立於兩側。。
一見郭威行來,馮道率先開口道:“太後有旨,郭侍中可站著聽旨。”
郭威聽得未有答話,隻是朝著馮道微微一點頭,示意馮道可以宣旨。
馮道神情肅穆的緩緩展開黃綢,照著黃綢上念道:“大漢皇太後雲誥。今有樞密使、侍中郭威,以英武之才,兼內外之任,剪除禍亂,宏濟艱難,功業格天,人望冠世。今則軍民愛戴,朝野推崇,宜總萬機,以允群議,可監國。中外庶事,並取監國處分。”
郭威聞言喜上眉梢,恭敬的雙手接過誥書。
“臣等叩見監國!”頓時馮道領著朝中文武,以及營中將士朝著郭威跪行大禮。那山呼海嘯般的叩拜聲響徹山野,震動雲霄。
同日太後再次下詔,誥曰:“比者,樞密使郭威,誌安社稷,議立長君,以徐州節度使贇,高祖近親,立為漢嗣,爰自籓鎮,征赴京師。雖誥命尋行,而軍情不附,天道在北,人心靡東,適當改卜之初,俾膺分土之命。贇可降授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師、上柱國,封湘陰公,食邑三千戶,食實封五百戶。”
受命監國的郭威,並未率軍前往大梁,而是依然紮營與皋門村。並與第二日以監國身份下達教書。
教曰:“寡人出自軍戎,本無德望,因緣際會,叨竊寵靈。高祖皇帝甫在經綸,待之心腹,洎登大位,尋付重權。當顧命之時,受忍死之寄,與諸勳舊,輔立嗣君。旋屬三叛連衡,四郊多壘,謬膺朝旨,委以專征,兼守重籓,俾當勍敵,敢不橫身戮力,竭節盡心!冀肅靜於疆場,用保安於宗社。不謂奸邪構亂,將相連誅,寡人偶脫鋒铓,克平患難,誌安劉氏,願報漢恩,推擇長君,以紹丕構。遂奏太後,請立徐州相公,奉迎已在於道途,行李未及於都輦。尋以北麵事急,寇騎深侵,遂領師徒,徑往掩襲,行次近鎮,已渡洪河。十二月二十日,將登澶州,軍情忽變,旌旗倒指,喊叫連天,引袂牽襟,迫請為主。環繞而逃避無所,紛紜而逼脅愈堅,頃刻之間,安危莫保,事不獲己,須至徇從,於是馬步諸軍擁至京闕。今奉太後詔旨,以時運艱危,機務難曠,俾令監國,遜避無由,黽勉遵承,夙夜憂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