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兄,你沒事吧?”
一名錦衣少年極力睜開沉重的眼皮,耳畔不時傳來孩童的啼哭。
少年眼神初時驚愕,後漸釋然。
他知道,自己重生了。
而且重生到了唐玄宗時期,成為時任太子李亨的兒子李僴,巧合的是他前世名為李獻,兩個名字讀音一樣。
“前世身為將官未能建功立業,反倒英年早逝。上蒼使我重活一世,未必沒有補償之意。”李僴暗道。
睜眼望向四周,李僴明白自己正身處長安百孫院。
這是大唐皇孫的居住地。
自唐以來皇位的繼承往往不太順利,早些年李隆基通過唐隆政變誅殺韋後及其黨羽方能扶持其父上位,後又發生‘三庶人’案件,使得唐玄宗愈發警惕皇子皇孫參與政事,因而在長安城東北安國寺東附苑城內修建十王宅供皇子居住,又在十王宅外修建百孫院。
與圈養無異。
“阿兄,你怎麼了?”跪坐在床榻旁的少年畏畏縮縮問道。
李僴回過神,望向這名十二三歲的少年。
腦海裏浮現的記憶讓李僴明白了眼前少年的身份——他的同母弟李佺。
李僴揉了揉太陽穴,淡淡詢問:“我無礙,母親呢?”
李佺總覺得眼前的阿兄似乎有些不一樣了,但他現在更加擔心母親的處境,先前阿兄就因為憂懼過度而昏迷不醒。
“在太子府上!”李佺答道。
李僴翻身下床,語氣果決說道:“跟我去一趟太子府,我要見阿爺,勸他不能因此事與母親和離!”
李佺嚇傻了,差點沒跟上兄長的腳步。
要知道太子府因為這件事情已經惶恐至極,尤其是二人的父親——也即是當朝太子李亨迫切想要上表奏請聖人允許他與韋妃和離,生怕會因韋堅案影響太子之位。
而韋妃恰巧是李僴與李佺的母親。
眼看李僴即將走遠,李佺一跺腳趕忙追了上去。
“阿兄,等等我!”
片刻後。
二人來到太子府。
李僴明顯感受到太子府裏裏外外彌漫著壓抑的氣息,直教人喘不上氣來。
議事廳內,啼哭聲不斷。
李僴不顧宦官阻攔闖入議事廳,讓坐在廳內上首位置的李亨臉色極為不悅。
“你們來作甚?”李亨質問。
李僴沒有搭理父親李亨的質問,而是轉頭望向母親韋妃,韋妃的眼睛已經哭紅。
兩世為人的李僴仍無法漠視親情,尤其是韋妃還是他生母。
“母親,您無礙吧?”李僴問候。
韋妃聽到兒子的問候,心情好了些許,道:“我兒勿憂,並無大礙。”
李亨皺了皺眉。
這豎子竟然不回答他這個父親蒹太子的話?
“六郎,大人問你話呢。”站在李亨身旁的廣平王李俶開口。
李僴稍作停頓,而後對李亨說道:“阿父,我認為不可上表奏請聖人與母親和離。”
此話一出。
刹那廳內間寂靜無比。
所有人都在用見鬼的眼神盯著李僴。
包括韋妃。
“我兒……”韋妃竟不知所言。
砰!
李亨猛地拍了下桌案,發出沉悶的咆哮!
“你懂什麼?!給我滾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