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一位朋友的故事改編,之所以把它寫下來,是因為相識接近十年從沒見這位朋友為誰傷心過甚至是哭過一次,好奇罪魁禍首是何方神聖的同時也希望有一天這段過往對她來說會變得不值一提。希望各位讀者嘴下留情,主角名字就用Z和Y來代替。
Z是外人眼裏的海王,朋友眼裏的寡王,實則母單一個,最拿手的應該就是在最短的時間內聊死一個異性,當然在我們看來她是故意的,因為她看上去就是一副不喜歡異性的樣子,就算有人要給她介紹對象,她一直以來也都是拒絕的,而這次她沒有拒絕據說是因為她姥爺病了,擔心見不上她的對象,人們常說因禍得福,我想這應該叫做因禍得禍。
Y在我們眼裏隻是有一個光鮮亮麗的工作而已,而這工作還容易讓很多無知少女對他趨之若鶩。盡管他留給Z的第一印象是內斂、沉穩、不近女色又自律,其實我想他才是真正的海王。Z和他接觸的時候,身邊人都不看好他,Z身邊的異性條件比Y好的比比皆是,但她從不聽勸。
也許他們倆的第一次接觸就注定了這段關係的走向。
第一次加微信,聊了沒兩天,斷聯兩個月。
也就是在這兩個月裏,Z的姥爺去世了。
我們都認為他倆沒戲的時候,Y出現了。
他倆的第一次見麵也像一個烏龍,約在車裏,臉都沒看全,甚至隻看了一個大體的輪廓,但估計就是這個輪廓在Z心裏紮了根,以至於後來她總是說,她始終記得第一次見他,他穿的衣服,他說的每一句話。
其實Z一開始就看得出Y的套路,從第一次聊天聊到淩晨,到後來給她講述自己的悲慘身世,也許在Y的心裏認為Z這種看上去衣食無憂的女孩子最好騙了,利用同情心或許就可以讓她破防,但其實Z的同情很大一部分是共情,她的過往不比他好多少,隻是她這個人太愛逞強,也不相信人性,她不想要被同情也不想被瞧不起。
Z沒跟男生單獨出去過,當Y想和她見麵,她總是找借口拒絕,也許是覺得來日方長,也許是想著等熟悉了她就不會緊張了,但她沒想到的是,Y回家過年之後就失聯了,開始還會回微信,後來變成輪回。
Z在朋友眼裏從來不是個戀愛腦,甚至被認為是不喜歡男人,自然也不是個患得患失的人,但偏偏Y不回信息的那幾天她一直做夢,夢裏都是Y和各種不同的女生在一起。
後來她忍不住問了出來,Y答非所問的把問題轉移了。
也許Z最大的問題就是太較真,用Y的評價是太固執。她總覺得不管什麼事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再一次把疑問提了出來,這次Y沒了耐心,最後說出的話都是“我一直解釋你也沒信”。“累”。“你讓我有點兒不舒服了”。
其實局外人一眼看得出,這不過是借口而已,或許是家裏想讓他找更好的,或許是他身邊不缺別的選擇,或許是他本就是一個上頭快、下頭更快的人,所以就連最後也要把責任甩到Z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