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傳說(1 / 2)

淩雲山地處東南沿海綿延百裏,雲霧繚繞鍾靈毓秀,山間一條深淵名曰百丈淵將淩雲山一分為二,淵南為前山,淵北為後山。其上有峰十八座,前九座後九座,座座巍峨不凡。其中又以後山雲鶴峰為巔,此峰終年隱於雲霧之中世間凡人鮮有窺其真容者,傳說千年前癡語天師便是由此峰之巔踏入幽冥界,封印了禍害人間數千年的閻羅,從那之後人間便再不受輪回之苦,亦讓凡人擁有了比肩神明的可能。

借此傳說,淩雲山逐漸成為世人心中的玄門聖地。古往今來歲月如梭,無數名家高宗慕名來此,開壇布道廣納門徒。據史書記載淩雲山鼎盛時期,共有大大小小一百餘八家玄門宗院星羅其上,香火終年縈繞不斷奇人輩出。

然古往今來世間又豈有單福無禍之理,正所謂成也斯,敗也斯,癡語天師怕是也不曾想到自己當年傾九世修為,催化三魂七魄靈府所成,鎮閻羅於內而不出的寶珠,如今竟會成了陰陽兩界競相爭奪的對象。世上之人皆言此珠可上控日月,下掌山川,斷生死,判陰陽,法力無邊,故皆稱其為無極珠。隻是此珠自所成之日起便見者寥寡,至於寶珠之所在各家亦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說此珠在天師摯友應龍手中的,有說寶珠還深埋九幽地下的,也有說此珠化為他形藏於人間的。

隻是不管這無極珠如今安在,淩雲山終究沒有躲過亂世滄海桑田的落寞。千百年來,幽冥殘黨為了尋找無極住珠的下落,派出無數妖鬼來到人間。這些妖鬼皆生性殘暴,往往見人便殺,人間一時腥風血雨生靈塗炭。所幸癡語天師當年在前往冥界之前,將畢生所學所知都刻在了淩雲山降魔洞內,供後人學之以自保。後人得益於降魔洞中秘術,百年間無數玄門誌士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不過十年便將妖鬼消滅殆盡。但人間並沒有迎來睽違已久的安寧,更多更強大的妖鬼從幽冥來到人間,不過玄門中人也並未就此放棄,而是在一次次的較量中不斷磨礪精進,捍衛著世間僅存的安寧。

年華轉瞬,世間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較量中匆匆走過了千年。千百年的正邪之戰,吹散了淩雲的滿山香火,可玄門大宗的威名卻逐漸傳遍天下,隻因這威名的背後立著的是天下第一玄門“淩雲.七星宮”,回望八百年前,當時淩雲山苦苦支撐的青雲,紫微,長春,天師,伏雷,天外天六派在風雨飄搖大廈將傾之際,毅然摒棄前嫌共同創立一個新門派,取名\\\"天樞院\\\"。天樞院彙集了六家精英專司研究天下秘術博采眾長,六派想憑此在這亂世之中求一份自保之力進而拯救蒼生。可無奈天不遂人願,天樞院創立十年來一直表現平平,六派數次險遭滅門之禍。便在六派幾近崩潰之時,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事情發生了,沉寂十年的天樞院,實力竟一夜之間突飛猛進,並在其後的兩三年時間裏,從天下眾多玄門之中脫穎而出成了如今這個傲視天下,令群魔望風披靡的七星宮之首。又過了十年,天樞院的聲望已達極致,六派卻逐漸淪為了陪襯。最終,在世人隻知天樞不知六派的黯然之下,六派和天樞合為一派,取名七星宮,六派也不再沿用之前的名字,而是以天璿、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自稱。

而今,淩雲山玉衡院青雲殿

一位青衫白袖的少年站在一眾信徒之前,少年背對眾人身後的天師像恭敬一拜,負手搖頭侃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