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俊德,你媽怎麼讓個小土豆來上學啊!!”
“你不知道這小子早報了一年,所有人裏就他最小!哈哈哈!”
方俊德來到距離村子三十多裏地的初中上學,全村裏能來上初中的孩子不多,有快要二十歲即將結婚的人,也有不想上學家裏推薦鼓勵來上學的,還有不想上學甚至年齡都不夠,不得不被家裏人多報一年的方俊德。(一裏地大約為五百米)
村子裏沒有初中,隻有三十裏地外的這一所,沒有所謂的車接車送,方俊德每周周一半夜就得起床背上一周的半袋糧食,騎家裏的破舊車子來學校,周六再用同樣的方式回去,不論嚴寒和酷暑都是如此。
方俊德自認為不愛學習,不僅僅因為玩心重,而且從小學畢業到初中的學習間隔長,導致沒有心思放在學習上,盡管這是村裏為數不多鼓勵家裏孩子學習的家庭,但從最後的結果上看收效甚微。
初中的日子對方俊德來說非常煎熬,一個不喜歡不想學習的人要在學校裏,既要受著欺負和排擠,還要吃著沒有油水和雜米的飯菜,屬實是一場災難,每天晚上都要饑腸轆轆地鬥爭一番。
排隊打飯也隻有幾片白菜葉子和幾滴油腥,這樣的東西吃不飽。到了晚上,方俊德就和自己的發小一塊去偷廚房大師傅進貨的麵包,一個大塑料袋裏麵全是那種盤成圓圈狀的老式麵包,隻不過這樣能偷到而且吃到的日子還是少數。
吃不飽,穿不暖,睡不香,學不好,各種因素交織在一起讓方俊德原本在長身體的年紀受到了阻礙,而且自己的矮個子常常受到多個周圍同學的欺負,但方俊德完全不怕那些人,隻要他們來欺負,方俊德就敢還手。
有時和自己相好的朋友也來幫助自己,但這樣的日子他實在受夠了,冬天的寒冷,夏天的炎熱哪怕換一番花樣自己也願意接受,下定決心以後說什麼也不學習了。
哪怕自己出去打工,出去跑貨他也不要上學,這樣的日子沒有出路。他是個向往自由的人, 他明白自己不是學習的料子,對於所謂的未來他也沒有一個確切的想法,可他是個矮個子,班裏都是比他大的孩子,他隻有受欺負的份。剛上初中除了學習還不止,回到家還要兼顧著繁重的農活,這樣的環境下,他早早地明白自己想走出去或許隻能靠這雙手。
但方俊德認為自己不是學習的料子,可他學東西極快,動手能力極強,編竹筐,用報紙塗抹牆壁這種精細活,雕刻東西他都樣樣精通,小小年紀基本上可以包攬家裏的一切事物。
初中畢業,家裏期待著望子成龍,三個孩子裏就希望著老大方俊德能好好上學,可惜他誌向不在此。沒有辦法家裏人的苦口婆心換不來他的一腔熱血,剩下的路隻有跟著自己的父親方敬中出去跑貨。
家裏隻有一輛三輪車,冬天發動困難,就用鐵棍自己搖轉動發動機,沒有保護的車窗和車門,露天的敞篷三輪就隻能忍受寒冷來回折返,去市裏大約需要一天一夜。
半夜方俊德起床,係緊了自己破舊的厚棉褲,布丁將衣褲摩擦地來回聲音不著調,舀起大缸裏冰涼的水,潑在臉上緩了緩困意,漱漱口吐在門外的土地上,徑直走向三輪車準備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