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王七期一過,李之瑤穿著嫁衣走上和親之路。
送親使團由郭貴妃之子晉王李秉坤帶領,使團非常大嫁妝也是非常豐厚,天景帝命人按照公主的份例準備了二百五十六台嫁妝,雖然不是真正的公主卻也是代表大曆去和親的,不能丟了大曆的人。
雲貴太妃也準備了二百五十六台嫁妝給李之瑤,李之瑤是舒王唯一的女兒,王府所有的貴重物品都給李之瑤帶上,李之瑤開始不肯,要祖母留著傍身,雲貴太妃說:“你在燕國好好的,皇帝不敢薄待我,反倒是你遠嫁,一定要帶多多的嫁妝,這是你在異國他鄉的底氣,你不帶祖母才不放心。”
李之瑤強扭不過,便同意帶上。
李之瑤帶著浩浩蕩蕩的五百一十六台嫁妝且都沉甸甸的,京都百姓從來沒見過這麼大的陣仗,帶頭的都以出城十裏地外收尾的還沒出舒王府。
一路上晉王對李之瑤倒是頗為照顧,因為李之瑤是代他妹妹出嫁的,他心裏有一點點的愧疚。
一個月後使團到達兩國邊界,燕國派使臣前來迎接,看到大曆的團隊也頗為震驚,沒想到建安公主能帶這麼多嫁妝。
使團又行駛十幾日才到燕國都城春城,天已漸黑,使團先在驛館休息,第二日晉王隨著燕國使臣去皇宮見燕國皇帝。
晉王回到驛館後來見李之瑤。
晉王先開口:“堂妹,你要嫁之人是燕王的二皇子成王蕭鈺,如今已有二十八歲,因帶兵打仗耽誤議親,他手中掌握著燕國大部分的兵權,也算是年少有為的,他府中並無偏房妾室,聽說有個通房是早年皇後給的,不過並沒有庶出的子女,後宅也算幹淨。”
李之瑤默默的聽著晉王和她說的話,然後微微一笑說:“多謝堂兄為我打聽這些,我心中有數了。”
李秉坤也笑笑說:“這是我應該做的,你本是替我妹妹出嫁的。”
李之瑤沒有說話。
李秉坤又道:“對了,婚宴設在五日後,這幾天你就好好休息。”
說完李秉坤走出房間,侍女阿福氣憤的說:“新姑爺已經那麼大年紀了,我們公主才剛及笄,比您大十三歲啊!這一點都不般配嘛,燕國怎麼這麼欺負人。”
李之瑤喝了一杯茶後笑笑說:“多大年紀都無所謂,我又不指望與他舉案齊眉,若能相敬如賓已是萬幸。”
阿福說:“公主不要這樣想,我們雖是和親來的,但也不矮他們一頭,公主出嫁當然是要找個年紀外貌相匹配的才好,這個成王年紀那麼大了,還常年帶兵打仗,定是長的凶神惡煞的,公主你的命好苦啊!”
這時另一個侍女阿壽端著晚飯進來說:“公主不要聽阿福姐姐瞎說,這都是阿福姐姐瞎想的,姑爺能年紀輕輕掌握燕國的兵權,想來必不會差的,而且等姑爺看見公主也一定會喜歡的。公主吃完晚飯好好休息,等待出嫁就好了。”
阿福、阿壽是從小與李之瑤一起長大的,看著她們陪在自己身邊,有了一些安慰,吃著驛站準備並不好吃的飯菜。
飯後李之瑤看著窗外思緒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