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自己屋裏,寧夏把錢放在一起,數來數去也不過是7兩銀子,她忍不住歎了一口氣,剩下的3兩銀子,她還能找誰借呢?不借的話,純靠賣柴豆腐還得半個月,李彤兒等得起嗎?她想了想,還是登錄了係統。
打開了製作模塊,咬咬牙充值了一兩銀子,一邊心痛一邊點進了直播間。還是熟悉的機器人,一本正經地教人製作麵包窯。
先是展示各種準備材料,當寧夏看到水泥時忍不住提問道,“老師,這時空沒有水泥,可有替代品?”
機器人搜索片刻,立刻回道,“可用三合土,石灰砂漿,糯米砂漿代替,三者選其一即可。”
寧夏趕緊拿起筆記記錄,一邊記,一邊問,“什麼是三合土?什麼是石灰砂漿?什麼是糯米砂漿?”
機器人按照搜索到的內容一字不落地讀了出來,“三合土是黃土、石灰和河沙三者的混合物。它的製作方法是將這三種原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後,用木槌不斷地煉打、翻動,然後堆放停滯一段時間使其融合、老化。尤其是黃土和石灰應該在混合物沒硬化之前反複煉打,次數越多,時間越久,效果越好。
“石灰砂漿是石灰、沙和礫石混合在一起製成的,其中再摻入黃黏土,增加硬度。糯米砂漿就是將糯米汁加入石灰砂漿製成的,明城牆就是用這個建造而成。”
寧夏點頭,老老實實地把這些記在本子上,繼續觀看機器人製作麵包窯的過程。先用水泥和磚平鋪到地上,做成三個墩子。三個墩子砌好以後,上麵放上一層石板,石板上麵再砌上基座內部的外層框架,大概三層磚高。
基座內部有四層,分別是石子、啤酒瓶、沙子和頂層。在底層鋪上一層小石子,大概一層磚那麼厚,然後石子上麵鋪上啤酒瓶。啤酒瓶上倒上沙土找平,沙土大概完全淹沒啤酒瓶,達到第二層磚那麼高即可。
在沙土上放磚塊,不要水泥,空出烤食物的位置,不用鋪磚頭,鋪上鵝卵石。然後把頂層的磚縫用沙土填平就好了。
接著就是做窯體,一共4層,沙模、熱質層(粘土加沙土)、保溫層(啤酒瓶)、結構層(粘土➕沙土)。在放鵝卵石的上方搭一層沙模,呈一個半圓形,注意預留一個煙囪。然後把粘土和沙土加入水混合,踩成黏團,壘到沙模外層包好,用手指戳出很多小坑來蓄熱。接著用稻草混入黏團,變成稻草團,把它在底部鋪一圈,再把啤酒瓶倒著插入,用稻草團填平。最後就是在保溫層外麵鋪一層珍珠岩,用來隔熱,再用稻草團包住,整個麵包窯就做好了。
寧夏看完,眉頭緊皺,她又問道,“別的都好說,啤酒瓶這裏是沒有的,還有珍珠岩這裏能弄到嗎?好弄嗎?”係統不是在耍她吧,不是說已經按時空背景剔除了用不上的課程嗎?怎麼還會出現這個?
機器人開始解答,“啤酒瓶作為保溫層存在,也可以用其他東西代替,比如陶器瓷器等等。珍珠岩也能用耐火磚代替,這些目前你都能弄到。”
寧夏點頭,心想也隻能各種代替了,效果肯定比不上現代化工具做得好,但總比弄不起來要好,她還指望這麵包窯賺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