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五城雖是漢人為主,但遷居至此的蠻夷也有不少。畢竟相對於更為北邊的草原荒漠來說,能夠種地產出糧食的地方日子更好過,氣候也更適宜。
攻打鄞州時,城裏的蠻夷毫無防備,反抗的被全數斬殺,俘虜了上千人。
等到攻打岵州城時,城門一破裏頭的蠻夷便開始四散逃去。
畢竟繼續留在城裏,就要變成俘虜了!
然而就算這樣,連克五城之後俘虜也積累到了一定數量,已超過五千之數。
而蒙淥帶來的攻城軍卻在進入城池之後的清剿中有所折損,俘虜人數已經比吳軍人數還要多了。
幸好有李文無等“地頭蛇”幫忙,在當地招了不少新兵,這才有足夠的人手看管鎮壓。
秦儀君和蒙淥當然不可能白養著這些俘虜,開礦、修路、修城牆等防禦工事,這不就是現成的勞動改造嗎?
而各個城池的原本的契丹官員被送去“勞改”以後,他們的府邸便被毫不客氣的占用了。
秦儀君在每座城都要了一處宅院,用來做學堂。
沒錯,除了南陽州即將建成的專業學堂,她打算在邊疆五城也開幾個分校!
不過,這些分校是為了教北疆人民謀生的手藝,開發幾個新產業出來,不會和南陽州一樣從基礎知識教起。
這塊地方其實地理優勢很足,礦產豐富、溝通南北。而定州有黃河支流經過,有成片成片肥沃的黑土地未經開墾!
秦儀君下一步重點要做的羊毛生意和機械製造,便打算以此為根據地。就像南陽州因為棉布逐漸取代江南州成為吳朝最為繁榮的經濟文化中心一樣,北疆五城也將因為這些新產業,成為北邊的工業經濟中心!
這時,去傷員所看完傷患的珠鳶竟多帶了一個人回來,正是蒙鼇軍中的醫術扛把子穀怙。
圍攻逼退完顏兀術大軍時,珠鳶和秦家侍衛們一起給傷兵做了簡單的包紮救治,不知是哪個兵士回大營之後,把珠鳶給傷兵縫合傷口的事誇大其詞傳了出去。
傳到穀怙耳朵裏時,已經變成了福惠郡主身邊的珠鳶姑娘有一手起死回生的好醫術,能給開膛破肚的人縫上傷口,從閻王手裏搶回人命來!
穀怙一聽,當即上了心。把軍中的傷患醫治得差不多後,找到蒙鼇說要去找珠鳶姑娘拜師學藝。
要是這事跡傳的是別人,蒙鼇定不會相信,但若是少主身邊的人有此等醫術,他不得不信。
而且人家又不是一去不回,去學縫傷口也是為了更好地救治傷兵,畢竟軍營裏頭就數外傷最多。
完顏兀術被逼退,軍中近期應無大戰,現有的傷患剩下的軍醫也能照應得來,蒙鼇猶豫片刻,還是派兵護送穀怙到了少主暫且落腳的定州城。
秦儀君對此表示歡迎:“穀先生倒來得巧,既然如此,再開門健康衛生知識課吧!就是教百姓們一些基本的衛生知識,比如不喝不潔淨的水、不隨地大小便等等。”
來都來了,她身邊不能有閑人,幹活去吧!
蠻夷在生活習性方麵本就粗獷,北疆百年來被契丹占據,生活在此地的漢兒多少被影響到了,比起中原百姓更……邋遢些。
城裏那叫一個髒亂差,除了貫通南北的兩條大道和富人區,其他地方皆是屎尿橫流、垃圾成堆。
這段時間已經安排俘虜清理過了,但若百姓不講衛生,很快又會變回髒亂差的樣子,還得從根源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