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
趙桓沉吟道:“亞父的意思是……反間計?”
長平之戰是說,春秋戰國時期,秦國與趙國之間的發動的戰略決戰。
此戰結束後,原本實力相當的秦國和趙國,隨著秦國的大獲全勝,實力突飛猛進,為以後的秦國統一打開暢通無阻的通道。
而原本七雄之一的趙國,卻元氣大傷,一蹶不振。
究其根本就是因為趙孝成王,聽信了秦國的反間之計,換掉了主將廉頗,而輕信了隻會紙上談兵的趙括。
不論趙桓什麼性格,他的文化底蘊並不差。
所以在郭京提及“長平之戰”他便立即想到了,郭京是借史點今。
在李綱的事情上,突然說這個,趙桓若是這都想不到,他這個皇帝也不用別人跟他搶,他根本連坐上的機會都沒有。
“不錯。”
郭京點頭說道:“長平之戰,趙國屢次失利,而秦國士氣如虹,實力強大,若是趙國繼續出戰和秦國硬拚必定會慘敗。”
“廉頗便率軍堅守城池,固守壁壘,以逸待勞來消耗秦軍戰力,等待時機圖謀反攻。”
“可趙孝成王不滿廉頗固守,便有意換將。”
“秦國丞相範雎便利用反間計,去趙國散播謠言,說廉頗膽小懼怕秦國,如今畏戰不出,很快便要投降秦國,又說秦國最怕的不是廉頗,而是趙奢之子趙括。”
“若趙括為將,秦國就打不贏了。”
“趙孝成王聽聞傳言後,對此深信不疑,臨陣換將,結果趙國四十五萬大軍被白起坑殺,使得趙國元氣大傷,一蹶不振。”
趙桓聽到這話,麵露不悅。
那趙孝成王怎麼能和自己比?
自己又不是傻子,也沒有聽信傳言,而是他親眼所見啊!
他親眼看到了李綱和他那個活爹在他的麵前眉來眼去,如此還能冤枉了李綱不成?
郭京知道現在趙桓情緒上頭,已經有些聽不進去他的話了。
及時調整,郭京語氣一轉說道:“李綱確實有錯,並且大錯特錯,他盲目傳達太上皇請陛下去南京接駕,簡直糊塗至極!!!”
正要上頭,逆反心理剛起來,趙桓冷不丁聽到郭京嚴厲斥責李綱的話,剛要上去的情緒頓時被卡住。
“嗯!”
趙桓重重地點了點頭,附和郭京。
心裏這才舒坦,亞父還是幫自己的。
“哎!”
郭京重重歎息一聲,旋即語氣又一轉:“不過,話又說回來,李綱固然有錯,但陛下又豈是那等無容人之量的君王?”
“貧道以為陛下斷然不會因為李綱一事之錯,便無視李綱其他方麵的能力。”
這話說的雖然有那麼點刺耳,但也有那麼點好聽。
趙桓低著頭,雖然神色不好看,但好歹聽進去了,也願意順著郭京的話思考。
“常言道,百善孝為先,論心不論跡,論跡寒門無孝子,萬惡淫為首,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無完人。”
“李綱行事確實欠缺妥當,但其心也是為了大宋社稷安定。”
“之前他長跪宮門請太上皇禪位是為大宋江山,後來希望太上皇盡早回京也是為了大宋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