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遼國舊臣的意見很統一,都是希望完顏闍母不要冒險,先回太原主持大局。
而女真人,尤其是皇族血緣的人,他們的意思就是先去接應完顏撻懶。
他們對於完顏宗望的感情更加深厚純粹,而且他們大多數其實都是相信完顏宗翰的。
倒不是因為關係多親近,而是以他們的思維,他們就覺得自己族人不可能背叛他們大金。
完顏阿魯補聽到撻不野的話,倒也沒有生氣,而是理性的說道:“太原之事,其實很好解決,並不危急。”
“我們便是晚去幾日,也不會有什麼風險,但撻懶都統那邊,若是沒有我們的接應,他們隻怕很難走出河北路。”
“屬下以為,撻懶都統無法從河東路回來,被迫走向河北路,必然是已經陷入絕境之中,迫不得已才從河北路撤退。”
“如今隻有我們在附近,若是我們不接應的話,豈不是要眼睜睜看著這一萬多的兒郎,白白葬送在大宋?”
“況且……”
說到這裏,完顏阿魯補忍不住哽咽,他長長喘息幾口,才平複下來心情。
接著說道:“二太子的靈柩,不容有損……”
“我們不能保護二太子周全已是死罪,難道還要讓他的骸骨留在大宋慘遭踐踏嗎?”
“無論如何,屬下都以為應當讓二太子魂歸故土,豈可留在大宋,讓二太子的英靈不得安息?”
遊牧民族對於屍體,倒是沒有宋人那麼格外的在意。
但那也是基於漢人文化的比較,實際上在他們自己的文化中,也是挺在意的。
尤其是這個人是完顏宗望,他們就更加在意了。
完顏闍母心中也是這般想法,無論如何,他這個做叔父的都要把完顏宗望的身軀完整無損的帶回大金。
絕對不能留在大宋,任人踩踏。
“二太子的骸骨固然重要,但若是二太子還在的話,以他的性格他一定會以大軍為重,我們難道不應該讓二太子在天之靈安心嗎?”
屍體帶回去,除了自己心理安慰之外,還能有什麼用?
不是喂給貂吃,就是要燒了,那何必還要為了屍體耽誤大局呢?
赤盞暉雖然也很敬佩完顏宗望,但他仍舊覺得,為了一個屍身冒險太不劃算。
根據女真人的喪葬風俗,死後屍體要喂給貂吃,和貂神融為一體。
當然,這是之前的規矩,最近幾年或許是因為滅了大遼,吸收了太多契丹人的文化風俗,受到了影響。
已經從喂給貂吃,改成了火葬。
說是這樣可以讓靈魂升天,和佛祖一樣。
赤盞暉想著既然如此,幹脆不如就地火化得了,然後骨灰讓人帶回來。
哪怕被圍堵,總不會一個人都衝不出來吧?
帶著骨灰突圍,那可比帶著完整屍體突圍容易多了。
當然,這話他也隻能在心裏想想,若是他敢說出來,不用別人動手,完顏闍母就能先劈了他。
完顏闍母沒搭話,反而是看向完顏阿魯補沉聲問道:“阿魯補,你剛剛說太原的情況很好處理?具體如何?你仔細說說。”
到這裏,赤盞暉也好,撻不野也好,都能看出來完顏闍母的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