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臣一死可換陛下安康,臣絕無二話,定會主動獻出項上人頭。”
“可臣隻怕,臣等死了以後,陛下身邊無人可用,別人會照顧不好陛下……”
童貫說著也抹起了眼淚。
這茶裏茶氣的話,不斷的暗示趙佶。
趙桓之前那可是剛登基就要殺了他們六個人,他們六個那是誰的人?
趙桓那是想要殺他們嗎?
不,分明就是想要砍掉你的左膀右臂。
看看,這就是你那聲淚俱下求你回去的好兒子做的好事。
我們什麼都沒幹,他就要誅殺我們。
你可是把江南稅銀都給截取下來,難道他就不會更生氣?
趙佶聽得眉頭緊鎖,心中煩躁不已:“那你們說應該怎麼辦?不回去了?”
趙佶心情很複雜,一方麵他看著趙桓每日一封信訴說對自己的思念,請求自己回去,非常動容,也確實想念都城汴梁的繁華。
可另一方麵,他也真的擔心趙桓會如同童貫他們說的那樣。
萬一這一回去,父子之間兵戎相見,那可如何是好?
趙佶雖然缺了大德,又壞又蠢,但心裏對於自己的兒子,還是不願意走到父子相殘這一步。
童貫說道:“不,陛下臣沒有阻攔您回去的意思,臣也知道鎮江始終比不上都城在您心中的地位。讓您留在鎮江這個小地方,確實是委屈了陛下。”
“臣的意思是,陛下回去的話,應當做好萬全準備。”
童貫和蔡京他們也不甘心留在鎮江這個小地方。
況且,趙桓已經對他們產生殺意。
他們若是一直蜷縮在這裏,遲早有一天會被趙桓收拾。
到時候屠刀落在他們脖子上,那真是連反抗的實力都沒有。
因此,與其一直心驚膽戰,被趙桓覬覦自己的項上人頭,還不如先下手為強。
一定要有個遭殃的人,那為什麼不能是趙桓?
就算趙佶現在看著身體健康,但畢竟年齡在這裏,誰也不知道他還能活多久。
一旦太上皇駕崩,那誰還能庇佑他們?
誰還能替他們擋下,趙桓誅殺他們的聖旨?
所以,童貫他們當然不會反對回去,畢竟隻有回去才有機會把趙桓給拉下來。
“你有何計?如何做萬全準備?”
趙佶覺得童貫說的話不無道理,主動權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更好。
“康王殿下,宅心仁厚,又對您孝順有加,為人又謹慎低調,陛下不如這般……”
童貫近身上前,低聲在趙佶耳邊吹著耳旁風。
趙佶聽到童貫的話,眉頭逐漸舒展開來。
“嗯,此計倒是可行,就按照你說的做吧!”
趙佶點了點頭,應允下來:“去擬旨給趙構吧!”
得到趙佶的首肯,童貫和蔡京不著痕跡對視一眼。
這下算是妥了。
一來給趙構辦了事,可以順理成章收下他的大禮。
二來,還能給趙桓身上加一層保險。
倘若他不再針對他們也就罷了,若是他敢繼續動手……哼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