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師中將軍怎麼死的?
郭京記得,曆史上種師中戰死和姚古脫不了關係。
當時朝廷命令種師中和姚古一同出兵支援,一個前往河北路救援中山府和河間府,一個則是前往河東路支援太原。
當時宋廷不知道從哪裏聽到了一個謠言,說西路金軍疲於應對,準備北撤。
宋廷信以為真,便數次給種師中下達命令,催促他前進出戰。
甚至最多的時候,一天有六七封文書發到種師中的大營中。
言辭激烈,甚至苛責種師中要問責他“逗撓”之罪。
以大宋對武將的苛刻程度來看,逗撓這種大罪,不僅要殺頭,更是會被釘死在恥辱柱上。
種家世代為將,榮耀滿門,種師中若是真被扣上“逗撓”的罪名,不僅他自己會遺臭萬年,甚至就連整個種家都會因此受到牽連。
他們種家的人,從此頭都抬不起來。
種師中年少從軍,打了一輩子的仗,如今一把年紀了,哪裏受得了這個侮辱?
於是,種師中被逼無奈,隻能在後勤都沒有得到保障的情況下,和姚古約定一同出兵前往太原。
當時金兵的防禦重點在潞澤,而種師中率軍突襲從平定進攻,打了金兵一個措手不及。
金兵倉促應戰之下,自然沒有占到便宜,失利之下金兵隻能退走。
種師中越戰越猛,乘勝出擊,先後收服了太原周圍的壽陽縣等多地。
最後甚至,打到了距離太原城不足三十裏的地方。
但要知道,此時的種師中部隊,已經嚴重缺糧。
要上戰場殺敵的種師中部隊,每日將士們能吃的就隻有一勺子炒熟的幹豆子。
這點口糧,塞牙縫都不夠,別說打仗,吃完了就躺著都沒力氣。
而北宋末年又是出了名的朝政腐敗,後勤補給根本就跟不上。
大多數都是靠著軍隊路過那裏,就自己從那裏搜羅起來。
但北宋末年又是出了名的軍紀敗壞,幾乎就是跑到哪裏就搶到哪裏,跟金兵相比除了沒有大肆屠戮百姓之外,再沒有別的優點了。
這就導致很多百姓,都很不待見宋軍。
百姓們哪裏分得清,誰是誰的兵?哪一支宋軍是好的,哪一支是壞的?
他們隻知道宋軍也會搶走他們賴以生存的存糧,因此就幹脆全部都不待見。
一聽說宋軍來了,能藏就藏。
這就導致,種師中想要就地征集軍糧都很困難。
再加上,本來和姚古約定好了一起出兵。
結果姚古卻畏戰不前,遲遲沒有率軍赴約。
種師中萬般無奈之下,隻能暫時退兵,選擇回到榆次補充糧草。
常言道,皇帝不差餓兵,要賣命的人連口飽飯都不給吃,軍心能穩定?
一天一勺子的炒豆子,吃的種師中手下的將士們,連走路的力氣都沒有,最後沒辦法幾乎就是丟盔棄甲才勉強回到了榆次。
可剛到榆次不久,糧草還沒補充上來,金兵就追殺了過來。
種師中的能力不俗,而他手下的將士們也不是殿前司那種隻會踢球的廢物。
很快,在種師中的指揮下,迅速的拉起了防禦線。
金兵貿然衝鋒之下,被種師中部隊一通亂箭射殺,死傷慘重隻能狼狽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