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桓捧著一碗麵條,一邊吃一邊在看各地奏報。
郭京出征,又是一大筆錢。
讓別人出征,隨便給個詔書和調令就行。
至於軍費什麼的,可以走流程拖著,或者讓他們自己想辦法。
可是讓郭京出征,趙桓卻不好意思卡著他的軍費。
不僅軍費不能卡著,糧草也要準備好。
幸好,郭京帶著的人不多。
除了三千殿前司禁軍之外,就是他那七千七百七十七個的金甲神兵。
總共一萬多人,花費倒也不算特別大。
因此,趙桓才能這麼爽快的直接從國庫批錢出來。
之前郭京抓了一批貪官,國庫充盈了不少。
但這麼大一個江山,每天的花銷也是巨大。
尤其是東京保衛戰贏了以後,陣亡將士的撫恤金,還有嘉獎的軍費什麼的,又是一筆龐大的開銷。
再加上圍城幾個月,糧食都吃光了,調集糧草,征收糧草,購買糧草,這些花費也是巨大。
朝廷還要掏錢去購買糧食,抑製開封府因為缺糧造成了的虛高糧價。
趙桓每天都在為錢頭痛,看著這一筆筆報上來的賬單,他都難受。
他突然就很想問問郭京,有沒有學過點石成金的法術。
要是能給他變出來一座金山就好了。
也是因為如此缺錢,所以趙桓才在軍隊縮編上麵大力支持。
別的政策他猶猶豫豫,但能省錢的地方,卻是非常果決。
沒辦法,他現在自己都在縮衣節食,就為了省點錢。
幸好,算算時間,各地季度的賦稅也要收上來了。
不然,那些官員的俸祿都快發不出來了。
“陛下,鎮江府通判曾紆發來緊急劄子,請您批複。”
黃真捧著一封蓋著絕密鎮江府通判官印,以及一個加急字樣的劄子快步走了進來。
“鎮江府?”
趙桓知道自己那坑爹的老爹現在就在鎮江府。
一聽是鎮江府的加急劄子,當即就讓黃真呈上來。
他推開飯碗,片刻不敢耽誤,直接就拆開看了起來。
劄子就是大家熟悉的奏折,隻不過在“奏折”這個名字是在清朝才興起的名字。
在明清以後,就是叫劄子,也叫奏疏。
由上麵發放給下麵各地的叫下行劄子,由下麵官員給上級官員,或者上奏給皇帝的就叫上行劄子。
除了常見這兩種之外,還有加急和絕密的劄子。
但是一般加急和絕密很少會同時出現,一旦同時出現,那就不會是小事。
趙桓看完曾紆的劄子後,氣的渾身發抖,他簡直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爹這是要毀了他,毀了大宋江山啊!
曾紆在劄子中詳細的寫了,書畫皇帝趙佶來了鎮江以後都幹了什麼事。
當然,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趙佶截取了兩浙路的賦稅銀。
儼然已經在南方另立了一個小朝廷的樣子。
之前趙佶到了鎮江府以後,全然不顧北方太原以及都城汴梁正在遭受戰火,大興土木興建行宮。
甚至在開封府上下吃了上頓沒下頓,即將彈盡糧絕之時,趙佶帶著人大肆在鎮江府舉辦元宵燈會,花費巨大隻為享樂。
這些種種,為了孝道,趙桓忍了,畢竟他知道他爹是個什麼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