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陳遘這些政績就能看出此人能力不俗,且行事果決。
高慶裔身為完顏宗翰身邊智囊團的代表人物,這一路上可沒少做功課。
所以高慶裔還是覺得去太原和完顏宗望會合比較好。
雖然會受點委屈,但起碼還能保全自己。
主要是他們剩下的兵力並不多了,隻有不到兩萬人。
而且其中九成以上都是遼人和宋人,女真人幾乎快死完了。
甚至就連他們渤海族,剩下的都不多了。
人手不足就算了,戰力還這麼差勁,這仗還怎麼打?
完顏婁室沉思不語,完顏宗翰則是看向中山府言道:“或可攻中山府?”
他們過來的時候,就是走的中山府路線,所以對中山府還相對熟悉一點。
完顏宗翰現在也知道現在的家底已經揮霍不起來了,所以想法上稍微保守一些。
高慶裔又說道:“中山府、河間府,都是宋人的軍事重鎮,他們必然不會輕易放棄,隻怕進攻中山府和河間府的難度一樣,都不會太容易。”
完顏宗翰一聽這話,臉色就不太好了。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難道真要本帥去給完顏宗望當前鋒不成?”
“如今尚未出兵,怎知就打不下來?”
完顏宗翰氣道:“我們如今尚有兩萬餘人,全力進攻未必不成。”
完顏婁室沉吟了下,說道:“元帥莫急,不如喊郭藥師過來問問情況,他熟悉宋人情況,或許知曉河間府或中山府的不足之處!”
“可以。”
完顏宗翰點頭應下,旋即吩咐親兵:“喊郭藥師過來議事。”
郭藥師,大宋的又一個三姓家奴。
原本是大遼“怨軍”也就是“常勝軍”的將領。
保大元年,也就是大遼天祚帝剛登基的那一年,怨軍元帥董小醜因為征討利州叛亂不利,被遼廷處死。
董小醜手下兩個忠心與他的將領,為了給他報仇,率領怨軍作亂反叛大遼朝廷。
大遼都統,耶律餘睹等人率領軍隊平叛。
彼時郭藥師看到情況不利,當即就借著身份便利,暗殺了羅青漢以及他的親信,把他們的頭顱進獻給耶律餘睹,接受招安。
遼把怨軍重新整合選出了兩千人,編製成了四個營。
任命郭藥師掌管五百人。
當時,耶律餘睹就覺得這些人不行,反複無常,不僅沒幫他們打金人,反而這幫人屢次對他們大遼造成禍端。
耶律餘睹就向當時的主帥蕭幹,提出建議,想要用計殺光這些人,永絕後患。
但是蕭幹不答應,他以郭藥師殺了羅青漢為理由,覺得他們也是被脅迫不是真心反遼。
後來怨軍改為常勝軍,郭藥師做了常勝軍的統帥。
結果第二年,大宋聯金滅遼,郭藥師見局勢不利,當即就鼓動部下反遼投宋。
書畫皇帝趙佶對此很是歡迎,並且對郭藥師多加信賴,極盡榮寵。
郭藥師當時借著趙佶的寵信,作威作福,囂張跋扈。
衣服仍舊左衽,穿遼服,不肯改宋製衣。
當時眾人對他敢怒不敢言,私下都拿他類比安祿山。
就這,趙佶都還是慣著他。
還他封為武泰軍節度使,同知燕山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