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東不想走,這是郭京早就預料到的。
他不急不忙的說道:“少陽飽讀詩書,對孔孟之道研究頗深,貧道有一個問題思索良久不得答案,不知你可否為貧道解惑?”
這種一根筋的急脾氣,哪怕他很信任郭京,甚至對郭京是敬仰,但也不可能全聽郭京的。
固執,是好事,但也會壞事。
他隻會去做認為自己覺得對的事情,為此他可以不惜付出生命代價。
同樣,如果是傳統道德意義上麵的壞人,在某件事情上與他理念相同,他也能摒除個人恩怨,去共同努力達成這個事情。
反之,也是如此。
哪怕是他敬仰的人,但是如果提出的建議,與他本身的想法有些違和,他也不會答應。
聽起來有點像是剛愎自用,不聽勸諫,但他卻並非如此。
他和剛愎自用最大的區別就是,他是一個願意講道理的人。
剛愎自用是完全聽不進去別人的任何話,不論是誰,不論是好的壞的,隻要和他想的不一樣,他就覺得不會聽。
陳東則是,願意心平氣和的講道理,隻要你的道理能說通他,他就願意聽你的。
他覺得自己錯了,也願意認錯悔改。
所謂,君子坦蕩蕩,不外乎如此。
陳東聽到這話,立馬拱手道:“國師博學多才,若是國師都不解其惑,學生怕是也未必知曉。”
“不過,能讓國師都覺得想不通的問題,學生還真是有些好奇。”
陳東知道郭京是好意,所以他即便不答應,也仍舊認可郭京的為人和能力。
他可不是好賴不分的人。
郭京沉吟著說道:“金賊圍城,將百姓捆綁起來,分成兩波。在你的左手邊是一個人,而在你的右手邊則是九個人,他們搭弓射箭,準備射殺這些無辜百姓。”
陳東眉頭緊皺,聽到這話便難以遏製悲憤之心,可惡的金賊啊!
何時我大宋可以強壯起來,覆滅金庭?
雖然氣憤,但是陳東也知道郭京不可能無端說這些,因此他強壓下內心的憤怒,靜靜等待郭京的下文。
為了避免抬杠,郭京補充道:“此時你手中有一把可以割斷繩索的匕首,你你左邊的百姓距離有三步之遙,而你右手的邊的百姓則是數十步之遙。”
“那麼你會選擇去救你左手邊的百姓還是右手邊的百姓?”
陳東聽到這話,難免有些上頭。
“金賊主將距離學生有多遠?”
陳東目光灼灼的看向郭京詢問。
郭京啞然失笑,合著陳東是想直接去挾持金賊的主將?
還別說,如果真的在戰場上也確實算個辦法,而且還挺出其不意。
可惜,這是假設問題。
郭京說道:“金賊主將在中軍保護之下,距離你有數百步之遙。”
聽到這話,陳東眉頭緊鎖。
那就是不能去刺殺金賊主將了。
原本他還想著,豁出去十一條命拚一個金賊主將,聽到這話他覺得自己太異想天開了。
“你隻能選擇去救人,而非是多犧牲一個自己。”
郭京提醒了一聲,隨即又補充道:“時間有限,你若是選擇救左手邊的人,便來不及趕到右手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