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何不問計國師(1 / 2)

二月初二,金人仍舊沒有看到大宋這邊的“議和誠意”。

上午,便已經派兵列陣,把隊伍直接拉到了開封府城牆下。

此次帶兵的主將是完顏宗翰手下,前三的大將完顏希尹。

高慶裔被郭京嚇得不敢動了,他麵對郭京就忍不住想起火牛陣。

即便他心中已經推演了無數次,再次麵對火牛陣應該怎麼應對。

可每當回憶起差點被火牛帶走的那一幕,仍舊是心髒狂跳不止。

完顏婁室則是重傷未愈,仍舊處於半昏迷之中。

按理來說,如今是冬季,他的傷口不應該感染成這樣,眼看著胳膊都要保不住了。

畢竟冬天不比夏天,天氣炎熱,傷口容易感染發炎。

冬季雖然傷口好得慢,可是隻要護理得當極少感染。

除了這倆之外,其他人都在其他城門排兵列陣。

看完顏宗翰這架勢,這次似乎是真的動了真怒,要和大宋一決勝負。

趙桓收到消息後,立馬又讓人敲鍾,緊急召喚群臣上朝商議對策。

“怎麼辦啊?諸位說說怎麼辦?朕看金人這架勢,這次是要與大宋不死不休啊!”

趙桓急的團團轉,他也知道本來大宋這邊兵員就不太夠。

如今又被他騷操作折騰沒了七千,人手更少了。

而且關鍵是,這七千還是精英兵員。

為了讓姚平仲盡情發揮,他抽調出來的都是精英啊!都沒敢給他臨時招募訓練的百姓。

“陛下,為今之計,唯有議和了……”

樞密院同知,唐恪站了出來。

張邦昌不在,唐恪主動扛起了議和派的大旗。

“如今我大宋兵員空虛,而金人則勢如猛虎,此時開戰,此消彼長之下,是萬萬不利我大宋,恐有城破國亡之風險。”

唐恪一副悲憫的樣子說道:“一旦開封府被攻破,那麼開封府內三百萬的百姓,恐怕都會成為金人泄憤屠殺的工具。”

“倘若議和,尚有一線生機,即便答應他們的條件,我大宋也能喘息過來。”

翰林學士莫儔也站出來附和道:“陛下,臣也認為應當立即答應金人的要求,派遣肅親王前往金營議和,與完顏宗翰商討退兵條件。”

“我大宋將士百戰疲憊,而今精英幾乎已經損傷殆盡,趁著如今金人尚未攻破開封府,我們就還有話語權,一旦開戰,倘若有失,屆時我大宋連上談判桌的籌碼都沒有了。”

“為今之計,隻有議和才是出路。”

議和派有這兩個帶頭,嘩啦啦的一窩蜂地站出來全部都在說議和。

本來這個事情,昨天就應該商議好。

結果沒想到,因為國師請辭,趙桓下罪己詔,被震驚的大腦都宕機了,一件正事都沒做出決定,便匆匆下朝。

今天金人圍城,不得已隻能再次召集群臣商議此事。

但此時,議和派已經準備的比昨天更要充分了。

他們說的鏗鏘有力,字正腔圓,趙桓聽了都忍不住點頭,覺得言之有理啊!

都這個時候了,好像除了議和也沒別的出路了。

主戰派急了,孫傅連忙站出來說道:“不可,陛下已經到了此時,萬萬不可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