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趙桓在最恰當的時候,去策反鼓動耶律餘睹,也算是有智慧。
他的確比不上秦皇漢武,可也在為了保全大宋盡自己的全力。
比起他爹,趙桓都能算是明君。
隻不過,不走運,所有的糟糕事情趕到一起了。
下麵大臣不給力,上麵還有個坑爹的爹,有事推給他自己跑了,沒事自己跑回來爭權,導致局麵再次崩盤。
如今不同了,郭京這一環節結局改變,趙桓更有信心辦事。
反正,有亞父兜底,朕還不大展拳腳?
他提拔唐恪的事情,郭京是晚上才知道的。
孫傅收到消息的時候,天都黑了,他在家惶惶不安,如坐針氈。
在書房裏走了三千步以後,孫傅還是沒憋住,讓人抬著自己去了天師府。
“國師,你說陛下這是什麼意思啊?”
孫傅難受的說道:“那唐恪是什麼人?那是和張邦昌穿一條褲子的人,那是鐵打的議和派。”
“陛下先把我安排為樞密使,現在又讓唐恪一個議和派來當我的副手,陛下心裏到底怎麼想的?”
郭京一臉懵圈,他看著孫傅拍桌子撒氣,回過神來。
趙桓這一手,郭京也沒想到。
“貧道看低他了啊!”
郭京背後都冒出了一層冷汗。
古人隻是見識少,但並不是城府不深。
尤其是當皇帝的,哪個沒有幾斤心眼子?
郭京此時才發現,他因為曆史原因,看輕了趙桓這個皇帝。
靖康之恥,趙桓的確要負很大的責任,但這不代表他這個人無能,沒心眼。
“什麼?國師你說什麼?”
孫傅沒聽清,皺眉看向郭京。
郭京歎了口氣,說道:“陛下什麼意思?陛下的意思不是很明顯了嗎?”
製衡之術唄!
“啊?國師你講的,怎麼老夫聽不懂?”
孫傅一時間蚌埠住了,沒反應過來。
主要是他太生氣了,跟吃了活的鱉一樣。
又惡心,又憋屈。
好不容易當了一把手,結果弄了個這個惡心的副手過來。
他本來還想大展拳腳,運籌帷幄和金人好好打一場。
現在弄了這麼個玩意過來,他還怎麼大展拳腳?
光自己的爛攤子都收拾不過來了。
郭京開口道:“孫尚書,你消消氣,事已成定局,你把我這桌子拍爛了也沒用。”
“先坐下來吧!冷靜冷靜。”
孫傅還是聽勸的,他氣呼呼的坐了下來。
“國師,你說陛下幾個意思?他是想打還是不想打啊?不想打的話,提拔我上去幹什麼?想打的話,又是讓唐恪來惡心我,又是議和……”
說到議和,孫傅愣住了,他懷疑的看向郭京。
他突然想起來,議和這件事情應該是郭京和皇帝商量出來的結果。
“我說國師,你給老夫透個底,議和這事你是怎麼想的?”
郭京歎了口氣,說道:“議和不是趨勢嗎?打又打不過,不議和拖一下能怎麼辦?”
看到孫傅真的急了,郭京還擔心他這麼大年紀氣出個好歹。
“你放心,議和隻是暫時的,最後肯定還是會打,就算我們不打,金人也不會善罷甘休。”
郭京安撫道:“其實,陛下提拔議和派也未必是暗示什麼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