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朝受了大樹枝幹理論影響,也是各種探索。
自己畫了很多日常小故事漫畫,記錄每天的生活,妄想成為一個漫畫家。
每天也認真複習,把成績提上去,考一個好大學鍍金。
下午下課先去跑步鍛煉身體,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然後再去看書。
最後,小漫畫畫了一堆,成績是有一點提升但不多,身體也沒那麼多毛病了,再加上彩票中獎了。
就是說,多嚐試多看看多去探索,大樹枝幹理論是非常有道理的,這些結果也證明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有了這些正反饋,目前最大的目標是考大學,為什麼呢?因為足夠的金錢足夠的物質已經擁有了,底層需要達成就會往更高的欲望,實現自我價值。
必修四的哲學給了路朝非常大的準確回答,思想決定了行動,行動反作用於思想。社會上的學科研究都需要正確的思想指導才會有正確的前進方向。
路朝很小的時候就已經思考了這些問題,但是並沒有人會回答,也隻能在心裏默默關注,後麵在書本上獲得了答案,便喜歡上了看書。
路朝吃完東西便回酒店複習了。
三月的初春,氣溫已經漸漸回升,今天下午的太陽實在燦爛,照在人的身上是溫柔的暖和。
路朝坐在窗邊的餐桌上,窗簾一半拉開一半關著,陽光一半照在路朝的麵前,一半照在桌子上,桌子上的玻璃水杯在陽光的照射發生折射,房間裏漫射著各種顏色的光,有的照映在牆上的薰衣草壁畫,好像真的身處花海之中,太陽照射的花非常鮮豔;有的光散落在天花,跟著水波紋好像是身處在深海凝望海麵一樣,是寧靜;還有一部分光散落在潔白的床上,像是彩虹附在床上增加了一分美感,顯得整個氛圍是安逸,平和,寧靜的,路朝在陽光底下,頭發閃閃發光,近距離看臉上的小毛絨也根根分明,皮膚細膩有光澤,臉上的明暗交界線非常明顯。經過幾天的休息休整,臉上已經不存在睡眠不足帶來的暗沉黑眼圈,臉上也沒有迷茫焦慮和不安,取而代之的是,平和,釋然和堅定。
或許,金錢帶來的就是可以獨處,可以拒絕外界幹擾,可以說不的權利吧。
路朝盤著腿坐在柔軟又有質感的麻棉座椅上,雙手叉在胸前,看著桌子上每科排列開的教科書。
“今天複習哪一個好呢?化學?物理?生物?數學?還是英語語文呢?”看著桌麵一排的教科書陷入了選擇困難症。
“今天早上看了英語,所以排除英語,語文不知道怎麼複習,先排除,算了,還是數學吧。”
自學的效率確實很高,就是自己不懂的點自己知道,專補哪個不懂的知識點,然後自己總結,一套下來,理解的更透徹了。
時間不知不覺的流逝,窗台的陽光也在挪動位置。
直到陽光離開了房間,路朝才緩緩抬頭看向窗外。
公園裏能看見放學的同校同學,放學了,該吃飯了吧,然後就拿起手機點外賣。
每天都這樣自己複習,日漸覺得自己的知識理解更加透徹了,也要準備考模擬試了,過幾天就回學校裏考試,試試成果。
幾天後,晚上晚修,路朝就背著書包回去學校了。
一進課室,大家熟悉又陌生,大半個月不見了,大家都在問回去怎麼樣怎麼樣,路朝沒說什麼,就說回去睡覺了。
晚上晚讀,路朝一點都不想讀,真的浪費精力,隻想看看書,可能每個人的效率習慣不一樣吧,路朝看看就能記得下來,讀出來浪費口水。
這種形式主義,目的不是讓人記住的,是讓人掌握權利的人享受權利,而不是解決問題。
解決問題是,你想讀可以讀,不想讀可以不讀。
終於下了晚讀,大家都在聊天,好久不見他們,路朝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也不知道怎麼插入話題。
幹脆什麼都不理,直接發呆,因為知道回來隻是考明天的模擬考,想試試回去有沒有效果,路朝感覺有進步,因為每一個知識點都已經能清楚的明白是為什麼,怎麼做了,隻是熟練不熟練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