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章:蘇家與顧氏(1 / 2)

山溪村坐落群山峻嶺之間,是一些為了躲避戰亂的人來此形成的小村落。

群山之間耕地稀少,所以天下大定之後村民陸續搬離,直到如今——大齊定國五十餘年,山溪村隻剩十幾戶人家。

蘇家是十幾年前搬來的,那時候山溪村恰好有多戶人家搬離,留下耕地無人打理,留在村裏的村民貧困買不起,正好便宜了蘇家。

蘇父不太會耕地種田,隻能靠打獵為生,日子卻過得富裕。蘇父經常會把打來的獵物分享給村裏人,一來二去便於山溪村村民相熟了。

家裏有幾個小娃娃需要照顧,蘇父進山打獵不方便照顧,隻能把他們留在村裏托人照看。

四個小男娃,兩個五歲一個四歲一個三歲,總是托鄰居照看,洗衣做飯總歸不便,蘇父幹脆娶了寡婦顧氏。

顧氏二十歲出頭,帶著一個三歲左右的小女娃。蘇父並不嫌棄顧氏帶著個拖油瓶,反正是為了照顧家裏的孩子,多張嘴也無所謂。

蘇父打獵沒有空手回來過,家裏不缺油水,顧氏也盡心盡責照看家裏的幾個小娃娃,白白胖胖幹幹淨淨,長得比同齡人壯實不少。

蘇大郎、蘇二郎是雙生子,十歲的時候蘇父帶他們進山裏打獵,顧氏不同意怕兩個孩子出現意外,但是堅持要去。顧氏雖然照料他們五年,但畢竟不是自己肚裏出來的,他們堅持要去也不好多說什麼隻能由他們去了。

沒幾個月蘇二郎頭破血流地被蘇父背了回來,顧氏嚇了一大跳,心裏萬分後悔讓大郎、二郎進山打獵,氣得她把蘇父狠狠捶了一頓。

顧氏天生骨頭粗壯,剛到蘇家的時候營養不良,身上沒有幾兩肉還看不出來她和別的女子有什麼不同,在蘇家肉食不斷,身體長好了,這才看出她比其他女子壯實不少,力氣也大。

有一次顧氏進山幫蘇父拿獵物,大野豬扛起來就走,蘇父在後麵看得愣在原地。

蘇二郎受傷回來,蘇父本就愧疚,被顧氏壓在地上捶得鼻青臉腫,鄰居們拉都拉不住,還好二郎及時醒了過來,顧氏才放過蘇父心疼二郎去了。

蘇父是軍旅中人身上有功夫傍身,也經不住顧氏母老虎般發瘋捶打,齜牙咧嘴逃得老遠。

顧氏雖然是他們的後娘,但一直把他們當自己親生的看待。尤其是對蘇二郎,心裏偏愛的不得了,小家夥一天到晚跟在自己屁股後頭有事沒事就叫娘,這般嘴甜的小娃誰不喜歡?

二郎受傷期間,蘇父也不帶著大郎進山了,母老虎還在氣頭上他不敢觸黴頭!

二郎傷養好了,蘇父還要帶著進山打獵,顧氏差點當場翻臉。奈何大郎、二郎硬是要去,顧氏隻得作罷,同意他們進山打獵,叮囑他們一定不要再讓自己受傷,遇到危險就跑。

把蘇父捶了一頓之後,不知道是本性如此還是被受傷的二郎刺激了,溫柔的顧氏了再也不見,取而代之的是顧氏“悍婦”!

隻要大郎、二郎每每受點輕傷,蘇父就遭受顧氏劈頭蓋臉一頓訓斥!

蘇父痛並快樂著,打心底裏高興顧氏把幾個娃娃當親生的看待;但是打獵哪有不受傷的,殼殼磕磕身上帶些小傷是常有的事,所以挨罵也是常有的事。

蘇三郎十歲的時候蘇父本想將他也帶去打獵,這次顧氏說什麼也不同意,道:“大郎、二郎你都顧不過來,天天帶傷回家,再帶一個小的,要是死在山裏怎麼辦?你怎麼跟他們的親娘交代?!”

蘇父被說的啞口無言,訕訕道:“這不是為了他們長大能有口飯吃嘛。”

“隻要不懶怎麼樣都不會餓死!你不要再說了,老三再大一點跟我去種地,老四也一樣!你要是真為他們好,攢點錢送他們去學堂,以後做個賬房夥計過得也比現在舒服。”

“聽你的,聽你的。”蘇父不敢再說什麼,再說怕是要挨打,灰溜溜地帶著大郎、二郎進山了。

當天晚上不見蘇父人影,隻有大郎、二郎回來,第二天晚上才帶著筆墨紙硯回來,還有幾本學童啟蒙的書籍。當天晚上就教家裏五個孩子讀書認字,顧氏在一旁看著。

顧氏著實被震驚了一把,想不到蘇父這個老漢竟然認字,看著還寫的不錯樣子。

此後蘇父不提帶三郎進山打獵的事,四郎十歲的時候也沒說過。不過每天天不亮三郎、四郎會鬼鬼祟祟跟蘇父三人進山,早飯都不吃,快到正午的時候滿頭大汗地跑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