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9章 伐吳前夕!(2 / 2)

劉軒哽咽說著。“我兒——莫哭,男兒流血不流淚。”糜貞看著兒子傷悲的模樣,頓時慈愛說道。“不……不,母親,都是孩兒疏忽,才讓母親逢此大罪——是,是孩兒的錯——”

“軒兒,這不是你的錯——錯就錯在權勢吧。哎——”

糜貞無奈的搖了搖頭,又說道。“對了,軒兒,你父和你倩娘呢?”劉軒聞言一怔,很快便是將這些年的事情全部輕聲的說出。

許久,糜貞神情黯然說道。“這麼說——你父親已經去了?”劉軒登時神情緊張看著母親,“是,是的——”

糜貞似是看穿了劉軒的擔憂,忽的笑道。“軒兒——你放心,母親還沒有見到你繼承你父親的遺誌統一天下,中興漢室,怎麼先行而去?”

“對了——軒兒,你打算怎麼懲辦你倩娘?”

劉軒聽罷便是咬牙切齒道;“殺了——”“軒兒。倩娘永遠是你倩娘——不如交給母親吧。”糜貞輕搖著螓首說道。

“這……好吧。”

劉軒不情不願的答應了下來。劉軒本欲再次開口說話之時,外麵一個血衛奔進湊到劉軒一側嘀咕了片刻。劉軒眉頭一蹙。

“你去告訴他們——那些事宜延後——”

“喏——”血衛得令便要離去,此時,糜貞卻是說道。“等等——”頓了頓,糜貞瞪了一眼劉軒,訓斥道。“男兒當以事業為先——軒兒,你且去辦你的大事。”

“母親身旁有舞蝶,尚香,憲英還有幾個乖孫,乖孫女陪伴——已是歡喜無窮了——”

“這——”劉軒略有遲疑,母親剛剛醒來不久——劉軒還想在側陪伴,可——“快去。”

劉軒看著母親堅決的眼神,這才暗歎了口氣,“母親——那孩兒去了,孩兒辦完事情,定趕回來。”說罷劉軒便是急匆匆趕往大殿。

很快——劉軒便是坐在了王位上。

“老師,元直,子柔——你等有何要事?”

諸葛亮,周不疑,蒯良還有些許文臣互視一眼,遂後由諸葛亮踏前一步恭聲道。“大王——據咱們在東吳的探子回報,孫權命手下步騭為交州都督,前往交州交接政務——”

“步騭?交州?”劉軒一皺眉頭,旋即哼哼道。“孫權好大的胃口——還想要交州?”

“他想要就要,他問過孤沒有?傳孤的命令——命黃忠領兵兩萬前往交州——交州,是我漢中國的疆域,什麼時候輪到他姓孫的來插手了?”劉軒猛然喝道。

“丞相——伐吳事宜安排安排如何了?孤看孫權是一天不打他他就不知道疼——”

“咳——大王,臣以為,咱們伐吳之前,也要將荊州事務捋順才好——”劉軒並非獨自專行之人,聽罷便是輕聲道:“聽丞相此等口氣,似乎早有對策了吧,丞相何不出言讓孤一聞?”

“是——大王!”

諸葛亮頜首說來,“荊州這些年來久經戰亂,自先王治下才恢複元氣,近期曹魏,東吳犯境,荊州再次元氣受損——故,亮以為。此時荊州必當得休養生息——不得妄動幹戈也。”

劉軒眉頭一蹙。“老師——此北方曹魏,馬秦兩大諸侯相碰,抽不出空隙南顧,此是我們對付東吳大好時機——戰機稍縱即逝。所以孤認為……”

“大王——您理解錯了丞相的意思了。”周不疑笑道。“荊州元氣大傷,乃因明麵人口流失——然而荊州眾多世族的奴仆等卻可一用——”

“值此關鍵之際,糧食,金錢,那些世族豪強更應該慷慨解囊——日後,下了江東,他們定也有所回報矣——”

周不疑笑道。“大王,此之際,吾與丞相認為,收回荊州世族之中多餘的人口,土地,將其編成荊州戶籍——如此不出幾月,荊州即可恢複元氣。”

劉軒聽罷便是知曉諸葛亮,周不疑的意思了。世族豪強的佃戶,奴仆都是沒有戶籍的,屬於“黑戶”性質,一個中小的豪強,或許家中都有上千的奴仆為其做事——

何況荊州世族,豪強如此之多?假若真將其收回——這還真是一條快速回複元氣的近道。畢竟,戰爭,比的就是人口,比的就是金錢和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