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誌遠聽完了張巧勤的哭訴後,不由勃然大怒:“天底下竟然有如此禽獸不如的東西,本府不治你的罪,誓不為人。”
回到縣衙,王誌遠立馬下令兩名官差把姓趙的男人緝拿歸案。姓趙的男人正躺在床上休息,猛然間兩名官差破門而入,五花大綁,把他帶到縣衙府上。
姓趙的男人何曾見過這種陣式,被嚇得兩腿直發軟,癱在地上差點尿了褲子,不得不承認了自己的罪行,在供詞上簽字畫押,隨後被丟入了大牢。
姓趙的男人罪有應得,等待他的將是漫長的鐵窗生涯。地方百姓個個都拍手叫好,說這件事辦的大快人心。
張巧勤終於脫離了苦海,公堂之上她泣不成聲,說這輩子就是做牛做馬,都要報答縣太爺的救命之恩。她一心一意要留在王誌遠的府上,做個貼心丫環。王誌遠見她委實可憐,便與夫人商量,將她留在府上。
王誌遠做了幾年的縣令,就把整個縣域治理得井然有序。尤其是他變賣了全部家產,開渠引水,免去了大部分鄉親們耕田種地的後顧之憂。
京城裏對王誌遠的事跡早有耳聞,為了弄清事實真相,皇上派來了欽差大臣,針對王誌遠的為官之道進行暗訪。經過多方取證,情況屬實,快馬加鞭返回京城,如實稟報皇上。
皇上聞言大喜,心想這樣的好官已經為數不多,讓他做個縣令的確是大材小用了,朕何不將他招回京裏,委以重任,替朕好好治理天下,豈不妙哉。
皇上立馬傳下聖旨,宣王誌遠進京,冊封宰相之職。王誌遠接過聖旨,百感交集,匍匐於地:“謝主隆恩,卑職一定不負皇上重托,躹躬盡瘁死而後已。”
王誌遠把所有的事務交接完畢,攜一家老小奔京城而來。由於路途遙遠,一家老小行走緩慢,將近一個月的時間,這才趕到了京城。
城門外早有公公在等候,見到王誌遠時,互相行過見麵之禮,寒喧幾句,便將王誌遠一家帶入了宰相府中。
踏入府門,隻見宰相府雄偉壯觀,大氣磅礴。楊員外高興得忘乎所以,低聲對夫人說:
“夫人啊!這宰相府可比咱們家以前的大院氣派多了。”
“是啊,老爺,我們是托了誌遠這孩子的福了。”
楊員外感慨的說:“我這一輩子做夢都沒有想到,我也能住進宰相府裏。我最值得驕傲的就是,沒有看錯誌遠這孩子。”
王誌遠聽到了嶽父嶽母的談話,他接過話茬說:“嶽父嶽母,你們快別這麼說,小婿承受不起。想當年,若不是得到您二老的抬愛,小婿嫣有今天。俗話說,受人滴水之恩,必當湧泉相報,小婿就是粉身碎骨,也難以報答嶽父嶽母的恩情……”
各位看官,故事講到這裏就該結束了。俗話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日子未到。為人在世,切勿愛富嫌貧。窮不過一世,富不過三代,十年河東轉河西,莫笑窮人穿破衣,說的就是這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