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綿綿,石前村的大河邊,一群婦女頂著毛毛細雨在河邊捶打衣服,婦女的交談嬉笑聲伴隨著‘砰砰’捶打聲。
這兩天石前村最大的事情就是黃家被賣掉的那個孫子回來了。
石前村是個很小的村子,總共也就四五十戶人家,黃家原本不是石前村的原住民,是三十年前從別的地方遷過來的,也不遠,用腳走上大半天也就到了,黃家原本在那邊是個大家族,後來分家了,其中一支在石前村買了塊地,蓋了房子,就這樣住了下來。
黃家這一支的當家人叫黃後富,娶的媳婦姓張,黃家能發展成大戶不是沒有道理的,張氏短短十年裏生了五個兒子兩個女兒。
張氏這幾個子女品行都還行,也勤快,除了黃家的第五個兒子,黃騰。
黃騰和黃家其他人都不一樣,不僅懶,還喜歡賭。年紀快二十六才娶了隔壁村姓曾一戶人家的大女兒。
曾家子女也多,她母親曾餘氏斷斷續續生了九個,養不起,賣掉了好幾個,在這種年頭倒也是正常。
曾氏是曾家最大的女兒,因為窮,家裏事又多,留到了十八歲,原本雖年齡大了些,倒也不知道嫁給品行有虧年齡還大了那麼多的黃老五,是曾氏自己走了眼,不知道怎麼兩人就喜歡上了。
曾家攔也攔不住,家裏子女多,也就任由她去了。
嫁到黃家後,頭年就生了個兒子,取名黃行,養到了五歲多。
黃老五原本能娶到曾氏就是靠著花言巧語,頭些年對自己媳婦還挺好,過了時候就原形畢露了。
莊戶人家懶本來就遭人嫌棄,黃老五更是好賭,原本兩夫妻頭兩年攢了些錢,他進了賭坊賭了個一幹二淨。
曾氏自然是不依,兩夫妻急了眼,天天打罵不斷,黃家其他人也是對黃老五責備不已,但成親後,五兄弟就分了家,沒分家前還能多說些,分家後就管不了那麼多了。
黃後富和黃張氏倒是舍得教訓自己兒子,但他們年紀大了,打也打不痛,罵也罵不停,黃老五還是照舊,沒多久就在賭坊欠下了二十兩銀子。
二十兩,對於莊戶人家來說是一筆巨款,一個壯年男人做工一天才能有個二三十文錢,賭坊的人來討債,威脅他不還就打斷黃老五的腿。
黃老五嚇得不輕,但家裏已經沒錢了,隻能跟其他兄弟借。
黃家其餘四兄弟對這個兄弟恨鐵不成鋼,但四兄弟湊了湊,也還差十兩。
黃老五眼看自己的腿要被打斷,二話不說拉著自己五歲大的兒子跑了。
沒幾天黃老五一個人回來了,還帶回來二十兩銀子,黃家人這才明白黃老五這是把自己兒子給賣了,但無論怎麼打罵黃老五也不願意說到底把人賣去哪兒了。
黃曾氏哭得肝腸寸斷,跟黃老五鬧了好些年,期間還鬧回了娘家,鬧著要和離,黃老五也明白自己丟了這個媳婦,後麵也娶不上了,又是懺悔又是跪求,到底是把媳婦哄回來了,後麵又生了兩個兒子,相隔四歲。
黃老頭倒是挺喜歡自己孫子,後麵花了些錢去賭坊打聽,得知黃老五沒有把黃行賣進賭坊,擔心的同時倒是鬆了口氣,畢竟賭坊那地方的人心都狠,指不定轉手就把小娃賣到什麼見不得光的地方去了,黃老五到底是小娃的爹,估摸著也不至於賣到什麼壞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