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講:先秦諸子散文(一)(1 / 1)

第五講:先秦諸子散文 (論文\/說理文;說明道理)確定中國說理模式。

1.百家爭鳴局麵的形成。(時代背景) 戰國時期

百家,表示家敷很多,非確指(189家). 指當時各重不同流派、學說,互相爭辯討論,異常活躍的局麵。

2.諸子散文,從本質上說,是春秋戰國各個學派闡述自己學說的著作,是屬於學術散文,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文學作品。(作品本質).

3.著名者\\\"九流十家\\\".

儒———孔子、孟子、苟子.

墨———墨翟.

道———老子、莊子.

陰陽——— 騶衍.

農———許行.

法———李悝、 吳起、商鞅、韓非、李斯.

名———[宋]惠施、[趙]公孫龍.

縱橫———

《戰國策》及《戰國縱橫家書》.

蘇秦(合縱)、張儀(連橫).

雜家——— 兼儒墨、合名法,兼收並蓄,適應秦國統一全國局勢而產生的家派。《 呂氏春秋》、《淮南子》。

《論語》

一、論語簡介:

•語錄體著作(學霸筆記)。

\\\"論\\\",論纂之義。\\\"語\\\"在先秦是一種體裁,意思是記一 些有教育意義,有借鑒意義的話。

•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

•儒家學派,政治倫理學。

1.語錄特點:口語,明白曉暢。

隻敘說自己觀點,而不加以充分的論證。

言近旨遠,詞約義豐。

寓道理於形象。

聲口傳神。(感情充沛、語氣詞豐富)。

2.人物塑造:語言塑造and\\\"素描\\\"式

———短小簡約,簡筆勾勒,栩栩如生。

二、語錄特色:

1.子曰:\\\"歲寒,然後知鬆柏之後凋也。\\\"

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晝夜。\\\"

3.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複夢見周公。

4.子見南子,於路不說。孔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

5.子曰:\\\"賢哉,回也!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三、人物塑造:

•孔子自描像:

———多維、立體、平易、文化巨人。

子曰:\\\"飲疏食,食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 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日:\\\"女奚不 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之老之將至雲爾。\\\"

子路曰:\\\"願聞子之誌。\\\"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諸生像:

①、通過孔子的評價:

子曰:\\\"賢哉,回也!一 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②、通過場景中語言表現:

子路、冉有、顏淵、公西華侍坐 。

③、通過教育的方式:因材施教。

三、三種人生境界:

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誌?”

子路———\\\"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

顏淵———“願無伐善,無施勞。\\\"

孔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四、《論語》論君子: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曰:\\\"不憂不懼, 斯謂之君子乎?\\\"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已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已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句:\\\"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

五、《論語》論仁: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複利為仁。……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仲弓問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