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降溫,孟晚原本想著不出門。
隻是許娉婷回來看過之後,說自選商場人手不太夠,要是開業那天能多喊幾個兼職最好。
孟晚便讓人重新張貼了招聘廣告,招聘一些兼職。
頭一天剛張貼出來,第二天就有人報名。
報名的大多是大學生,課程不滿有空餘。
根據他們的上課時間來安排,上幾個小時就結算多少錢。
自選商場是管飯的,包括兼職也能在這裏吃一頓,學生能賺點零花錢,心裏也高興。
等到了周日下午,孟晚麵了一個複旦的大二學生,叫金蘭蘭,是外語係的學生。
孟晚和她聊了幾句,發現她還是學生會的人,這不就巧了。
她自報家門:“我也是複旦的,在上大一。”
金蘭蘭顯然驚訝不小,她一直以為孟晚是個大老板呢。
“你也是來這邊兼職的?”
金蘭蘭打量著孟晚,看著不大像。
孟晚笑著搖頭,“不是,我算是二老板吧,這個自選商場是我跟人合夥開的。”
金蘭蘭滿臉崇拜:“你真厲害!你讀什麼專業的?”
“博物館學,新專業。”
金蘭蘭立馬反應過來:“你是孟晚嗎?我們申城去年的文科狀元?”
孟晚點了下頭,在她的名字後麵打了下勾。
“你把你的課表給我,回頭我給你安排一下上班時間。不過你是外語專業的話,怎麼不去做一些翻譯兼職,時薪更高。”
孟晚其實覺得大學生來她這裏幹貨架兼職,簡直是浪費。
金蘭蘭有些不好意思,“我找不到,那種稍微能賺錢的兼職,人家得找關係才能拿到。”
孟晚想到了餘江的出版社,那邊倒是時常有需要翻譯的稿子。
“你對自己的專業水平有信心嗎?要是可以的話,我介紹你去我朋友那邊。”
金蘭蘭本來就是苦於找不到翻譯兼職,湊巧路過才來了這邊。
如今聽到她能幫忙介紹,這簡直是意外之喜,自然立馬應下。
“他們可以考考我,如果覺得我水平不足,不用我也沒關係。”
她很有自信,畢竟她夢想可是要當外交官的人。
孟晚點點頭,轉頭又把她名字後麵的打勾劃去。
安排好了這邊的事,她才領著金蘭蘭去出版社。
兩人有一段時間沒見,卻不顯陌生。
她第一次見餘江,說他名字和自己大哥一樣。
餘江那時便和她一見如故,說:“你要是不介意,也可以喊我一聲哥。”
從那以後,孟晚便把他當自己兄長一般。
“我正想著什麼時候過去找你。”
有一陣子沒見孟晚,稿費積攢了不少,厚厚的一個大信封。
“你這麼忙,怕是都不知道《曙光》這本書賣得有多好吧?”
孟晚打開看了一眼,這裏起碼有一萬。
“這麼多?沒搞錯吧?”
餘江搖頭失笑,“顯然你對自己的書認知不夠,從兒童讀物跨越到小說領域,你很成功。我還得謝謝你呢,讓我大賺一筆。”
《曙光》這本書孟晚構思了挺久,才十來萬字,還不到二十萬。
但每一個字,都是她抽出時間一筆一劃寫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