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早,山道上薄霧蒙蒙,許、方兩人隨著諸多旅客一起離開酉關客棧,前行了一個時辰後,眾人到達一處視野開闊靠近山崖的望台附近。
此時陽光逐漸刺透薄霧,許誌站在望台邊遠遠看去,群山像被偉力搬挪開一樣,都被堆擠在四周,竟在中間留下一片極其廣闊的低矮之地,一條寬廣的河流從雙眼難望的極遠山腳下分叉,又從兩側將這塊低矮的平地包裹在內。
薄霧之下的廣闊平地上隱隱約約的顯現出密密麻麻的建築與錯綜複雜的街道。
“啊喔……”
一個漢子在望台邊喊叫了幾聲,卻始終聽不到回音。
望山跑死馬,即在眼下的澧州在眾人的視線裏逐漸清晰放大起來,卻始終遠遠吊在前方,一直到晌午時分眾人才行至澧州城外。
隻是簡單了登記一番後許誌、方苗二人就得已進城。
“哎呀,媽呀,這地方人可真多啊,樓可真高啊!”
方苗從一進城就一直左看右看,還不停地嘮叨給許誌聽。
“許公子,瞧那幾個娘們,可真俊啊。”
“哎?還有那邊幾個,許公子。”
許誌瞅向方苗所說的方向看去,幾個眉目頗為清秀的男子剛從一間酒樓裏走出。
“那是男的。”
許誌回道,
“哎呀,眼岔了,長得跟個女的似的。”
方苗不好意思回道。
城中道路寬闊,人馬眾多,熱鬧非凡,許誌一時也有些挪不開眼。
“方苗,我給你留下二十兩銀子,你自去找個地方安頓下來,我需要去尋仙坊一趟。”
兩人又逛了一會兒許誌跳下馬車說道。“我此去尚不知道多久才得回來,前麵那間同方客棧,你可在哪兒留下消息,待我出來後方便尋你。
“許公子且去便可,在下湊夠銀子定會來尋公子。”
方苗拱手鄭重回道。
早在酉關客棧時,許誌就已經從陳福口中得知澧州的規劃以及尋仙坊的大致位置。
澧州一共分為東西南北中五片城區,其中中城一般被稱為內城,由城牆阻隔與其餘四片城區隔開,為吳國皇室所在。
尋仙坊所在的西城多寺廟道宇,來往之人盡是些恩客信徒,因此也聚集了許多打秋風的乞丐和流浪漢。
許誌一路沿街打聽花了將近一個時辰才從趕到西城。
“老伯,知道尋仙坊在哪兒嗎?”
到了西城之後許誌仍然分不清方位,在一處寺廟之外的牆角看到一個在躺坐在地上的乞丐便走上前問道。
“什麼尋仙坊?哦,你說那破落酒館嗎?喏,前麵往左走上一百米右拐第二個巷子裏便是。”
乞丐用後背往牆上又蹭了蹭說道。
“酒館?老伯我不是找酒館,我找得是……”
許誌一時不知道如何說出口,在原地愣了一會兒。
“那兒有什麼仙人,吳國也沒有尋訪仙人的衙門,那都是此地幾個乞丐拿那小酒館做樂子的逗趣,也不知怎的越傳越廣,現在三天兩頭就有外地人跑來這裏找什麼仙人。”
老乞丐不耐煩的說道。
許誌一臉疑惑,沿著老乞丐所指方向尋去,果然在巷子裏看見一個尋仙坊的招牌,是一間同自家白水客棧一樣的小門麵,左右貼著一副已經老舊褪色的對聯。
幾許年苦海泛舟難自渡,
遙遙路驀然隻剩白首身。
店裏傳來一陣爭吵聲,許誌邁步走進去。
“最近生意不錯,店裏該上些好酒了,別老整些老黃酒應付咱們。”
一個頭發亂糟糟的老頭子吆喝道,看見許誌進來後則又向他問道:“這位小哥你說是不是?”
“老黃頭,你說什麼鬼話?換成好酒你喝得起嗎?啥時候先把賒得酒賬還清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