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地球聯邦(1 / 1)

在公元2600年,因為能源等各種問題,全球不少小國家爆發了軍事衝突,這些軍事衝突慢慢地引起了一係列連鎖反應。

剛開始五常對這些軍事衝突持觀察態度,一邊呼籲各方保持冷靜,一邊來權衡雙方實力,避免一家獨大,從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然而願望很美好,事實卻很殘酷。當一個國家在生死存亡之際,就會爆發出很強大的能量,全國各族人民都會同仇敵愾,全民皆兵,從而防止自己國家的毀滅

其中一個小國在與鄰國的衝突中,逐漸轉為下風 ,鄰國的先頭坦克部隊已經衝破了本國前方重鎮,並慢慢的向首都靠攏過來,勢要吞並他們的國家。

本來就是芝麻大的小國,他們的存亡五常並不關心,所以就沒有必要去浪費軍力探索情報,結果卻釀成了大錯。

小國在本國科研人士的努力下,靠走私過來的濃縮鈾,成功研製出來了五枚核彈,靠僅剩下的十架飛機,五架搭載核彈,另外五架護航,加滿燃油,義無反顧地向敵國首都和另外四個大城市衝擊。

敵國在勝利中衝昏了頭腦,沒有做太多的防禦,結果讓飛機成功的引爆了核彈,並逆轉了局勢。

當核彈被引爆後,五常瞬間被驚醒,他們沒有想到會有這種結果。立刻召開聯合國大會,從而來調查到底有哪些國家還有原子彈,以防事態進一步惡化。

最終五常組成軍事聯盟,以武力來威懾各國,從而解決各國的軍事衝突。並加強鈾礦封鎖,從源頭上消滅各國能製作原子彈的能力。

在經過幾個世紀的發展,各國的矛盾在五常調節一下,慢慢的消失,呈現出了欣欣向榮的景象。並且聯合國改為地球聯邦,在五常的默認下,為了公平,聯邦最高首領不能由五常擔任,而是由剩餘的各國投票當選。

在一係列的憲法製定以下,隻有五常保持軍隊,來維護地球的安全,剩餘的各國解散軍隊,一心一意的還經營著人類的科技。

慢慢的世界人口迎來了大爆發,地球逐漸不堪重負,地球聯邦決定向外太空進發。

第一個移民星球就是給人類經營多年的火星,然後是泰坦星,土衛六等一係列適宜人類居住的星球。

在地球聯邦的經營下,地球文明逐漸向二級文明靠攏,地球的殖民星球已經有了上百個,其中少量是適宜居住星球,大部分是資源型星球,上麵建有星港和礦石采集基地。

在一些資源星球上,有著各種各樣的本地物種。為了防止不必要的麻煩,地球聯邦在星球軌道上建有空間站,地麵資源采集則由人工智能控製。所有工作人員全部在空間站上麵生活和工作。除了突發情況,嚴令禁止登陸那些星球的表麵。

而有個別的宜居星球,星球上的物種已經有了文明的跡象。聯邦憲法規定過,在發現此類星球,要經過一個地球年的觀察後,才能確定物種的去留。這一年的時間內,人們俗稱圈養星球。

不過因為聯邦憲法還規定,如果發現宜居星球,且此星球能夠達到移民標準,那第一個發現這個星球的艦船將獲得地球聯邦頒發的聯邦開發勳章,還獲得此星球的命名權,開發移民此星球所產生的利益八成可歸艦隊所有。在如此大的利益驅動下,許多私人艦隊不顧危險就踏上了探索星球的旅途中

所以就是發現有文明的星球,基本通過不了觀察年,都會被人工淨化,從而達到能夠移民的目的。

隨著探索的星球距離太陽係越來越遠,返回地球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就是靠艦船本身的超光速引擎也需要飛行很久。山高皇帝遠,某些移民星球因為所掌控的艦隊偷偷實行高壓政策,星球上的人們被壓榨得苦不堪言。艦隊還在星球外設置信號屏蔽裝置,使人民無法與聯邦政府取得聯係,被逼無奈之下,隻能聯合發動反抗活動。聯邦軍隊在該星球掌控艦隊的蒙騙下,對出現“叛亂”星球進行鎮壓。

但事後在調查中,政府最終了解到了叛亂的起因,為防止重蹈覆轍,加強對各星係的控製,地球聯邦緊急通過了研發大型空間傳送技術的草案。在地球聯邦的領導下,各星球大量科學家經過不懈努力,終於在火星泰坦星等移民星球近地軌道上搭建出了一個個巨大的空間陣傳送裝置,人們稱其為星門。

星門每次啟動都需要非常巨大的能量供給,這些能量足夠摧毀一個星球。為了防止有人打星門的主意,聯邦為每個星門配備了一艘黃金級戰巡艦,來保障星門的安全。戰巡艦不接受地方指揮,隻聽命於聯邦政府。

每艘黃金級戰巡艦都有著強大的火力,以應對可能發生的一切事故。而艦長則需要通過層層篩選,才能夠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