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朝堂爭論(1 / 1)

兵部尚書宋曙對於收複海寧城這件事,為什麼持反對意見呢。

原因就是因為祺祥北伐失敗後,兵部尚書在三年內以各種理由換了四個,宋曙就是最後一個,經過這一係列事件,宋曙有些慫了,所以他對主動處理持反對意見。

又一員大臣站了起來,他是邊庭大臣陳澋,邊庭大臣負責邊境防禦的工作,兵部尚書負責地方軍隊,同時邊庭大臣也分為兩位,負責統兵的邊庭大臣,負責調兵的邊庭將軍。

邊庭將軍名叫杜銘支持收複海寧城,陳澋和宋曙一起聯合反對主動出擊。

朝堂分為主戰派和主和派,主戰派的主要人物有邊庭將軍杜銘,工部尚書陳順,主和派的人很多,除了剛才提到的兩人,中央一多半都是主和派,出名的就是陳澋和宋曙。

丞相去哪裏了,很多人非常好奇這個事情,丞相十天前被楚雲以違法亂紀的名義打入死牢了,三天後被迅速處決,丞相之前就是主和派的。

因為主和派和主戰派鬥爭不斷,這就導致很多地方官員保持中立。

杜銘站了出來,他舉起奏本,來到朝堂正中央,用著很大的聲音說著:啟奏陛下,臣以為北趙圖謀我大宋很久了,如果一直保持防守,對我大宋極為不利,必須主動出擊,收複疆土。

工部尚書陳順也站了出來:臣以為杜將軍所言極是,現如今我大宋有精兵百萬,糧草充足,軍械無數,完全有實力與那北趙一戰。

陳澋針鋒相對的回應道:此言大謬,北趙軍事實力極其強大,海寧城更是有精兵二十萬,我國雖有百萬大軍,但大多都是新兵,北趙的士兵大多打過仗,作戰有經驗,我軍遠不能及。

楚雲看著這兩人爭吵著,直接衝著下麵詢問道:戶部尚書在嗎?

戶部尚書王強迅速起身站到中央,舉起諫章回應楚雲:啟稟陛下,臣在。

楚雲立即詢問道:王強,我問你,國庫有多少錢,又有多少糧草呢?

王強愣在了原地,沉思了有一會,才回應楚雲:臣有罪,不知道國庫有多少糧草,但是臣知道國庫有兩千三百萬兩白銀,我大宋物資充裕,完全可以支持進攻。

宋曙還是堅定主和,他拿起奏本遞給馮世忠,再由馮世忠遞給楚雲,奏本裏寫的還是勸說楚雲以防守為主,不要主動出擊,以免再現祺祥兵敗的慘烈事件!

這令楚雲十分不喜,可是主和派勢力強大,沒辦法,楚雲下達了一道旨意,讓王強準備糧草,運往邊境,宣布這次朝會結束。

————————分割線

海寧城內,趙炎第七子趙靖正在舉辦宴會,歡迎他的兄弟們,這次趙炎派了自己五個兒子前來商討攻打南宋的事。

這五個兒子分別是:

六子趙欣,九子趙文,十子趙申,十一子趙康,十七子趙秉。

趙靖舉起一杯茶向著五位兄弟敬道:得知兄弟們來了,我真是太高興了,舉辦了這個宴會歡迎你們,可是海寧城中無酒,隻能用茶來敬,這是老師的意思。

老師指的是海寧城第一將軍高順,高順的地位很高,是這六位皇子的武藝老師,趙炎擔心派的人不能與高順配合,幹脆全派了高順的弟子。

五位皇子表示理解,趙秉感慨到:唉,老師至今依然堅持禁酒呀,已經有十幾年了吧?

“要喝酒回你的王府去,海寧城大小軍民均不得飲酒!”高順走了出來。

高順身高一米八,雙臂強壯有力,年過四十依然揮舞得起大刀,看到高順走了出來,在場沒有人敢站著,齊刷刷的起立表示尊敬。

趙秉笑道:我可不敢違背老師的意思,我的王府也不得飲酒。

趙欣看到高順,從口袋裏掏出一封信,雙手遞給高順,恭敬的說道:老師,這是我父皇給您的信。

高順打開信看了起來,然後有些嚴肅的說道:皇上在這封信中寫明了進攻南宋的時間,讓我做大帥,率領你們發動進攻。

趙文立即回應道:老師,我們五個人這次帶來了二十萬的精銳部隊,聯合您的部隊有四十萬之多。

高順下達了一道命令:整軍,準備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