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世俗煙火,劫風高揚(1 / 1)

邊陲小鎮。

掐指算了算,2230年了,也算不得什麼落後時代,但這座邊陲的小鎮依舊保持著古樸的風味,白漆黑瓦,民俗服飾,自然而然。

比不得外界的科技時代,各種高科技的金屬摩天造物,琳琅滿目的城市,誘惑又鼓動著脆弱的人性。

盡管,

天空學院已經建立近兩百年了。

……

……

2230年新年。

師父仙逝已三年了,我作為繼承者,小鎮每年大年初一的破關儀式由我一手操辦。

但。

今年,似乎不同。

大年初一的風雨來的格外奇怪,今年的儀式便在小鎮的祖祠進行。

鼓破了。

鑼啞了。

嗩呐也出了奇怪的嘶啞。

……

硬著頭皮把儀式舉行完畢,心中略微的慶幸,好在下雨,不然得在村裏的人出大醜。

在場觀禮的隻有村裏的一些老人,今年的怪異不僅連他們,我也感到異常的詫異。

禮畢,不等他們說,我便讓他們先去準備祭天壇,我十點整開壇。

……

十點的時候雨已經停了,灰蒙蒙的天,夾雜著一股極為不適的怪異濕氣籠裹著周身,想了一會兒,還是決定從倉庫裏麵拿五捆十年老艾出來,儀式,馬虎不得。

法壇擺在村口牌坊前坪裏的太極步石中央,三牲五穀十遺都準備好了(十遺代指道家人的向天求問的器具,筆、墨、紙、印、鍾、玉、結、拂塵、香和燭,其中還有八皿,但隻在比較隆重正式的場合才會使用)。

在法壇兩翼和後側點燃擺好的五捆艾草,靜靜的等待艾草燃燒。

一股溫陽升騰,飛旋在空中的灰葉兆示陽氣的生發,周圍的濕意似乎散開了些。

...可以開始了。

手持拂塵,站在法壇前輕拂卻塵後,敬天儀式便開始了。

將兩根紅燭分別插在銅雕的二龍托寶燭台上,兩指凝合,心中默念法訣,一卷五行火便現在指上。

點燃燭火。

舉著三支半米高拇指粗的香,先敬天地,再敬四方,最後敬先人,倚著燭火將香點燃插在了香爐上。

述職和求問的方式是不同的,述職是提前寫好,再焚燒禱告,求問則需禮畢後寫完立馬焚燒,這也算是最大的區別了。

將要問的內容寫在裱紙上,蓋上印,再把紅繩結裹入其中焚燒,前段便算完成了,最後便是最關鍵的一步,煆玉。

在古代的時候有過觀察龜甲、牛羊骨裂紋的卜筮方法,煆玉也是一個道理。

玉為山之髓,接連地氣,又不似金精鋒裂,是作為求問再好不過的載體了,又暗含以無形化有形的有無玄法。

煆玉並不是說放在火裏燒,而是用明火烤玉,要求高者用陳年的潤香木,其氣和形可以沁入玉中,不過卜筮過後玉是得用煙火供奉三日再埋入地中,並且不能在用的。

它對手法的要求也很特別,要沁火,灼玉,卻煙,最後在放冷,在此不一一詳列了。

我看著看著手中玉板不禁皺眉,村長和一些年曆大見得多的老人也似乎看出了些名堂。

三條巨大的紅裂如同一個沒有一橫的米字貫穿了整個玉板,衍生出來的斜裂紋密密麻麻的占滿整個玉板……

比起這些淺表,我看到了一些更深層次的東西,比如代表玉板最上方的代表星辰的星璿,混亂不堪,最下方代表大地的波紋,被一道道線插開……

這是……

我看向灰蒙蒙不見日光的天……

天地混沌,劫風高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