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歲歲平安凡事相宜(1 / 1)

正當離亂世,莫說豔陽天。

地冷易寒食,烽多難禁煙。

戰場花是血,驛路柳為鞭

荒壟關山隔,憑誰寄紙錢?。

《清明前一日》

寧安書院外的大樹下,茶香悠悠;幾個人圍坐一起,品茶閑聊。

“嶽公!您能來,晚輩實感愉悅。”寧晨遠依然是一襲白衣。

在他對麵坐著的是幾日前到訪的嶽鋥。

“世事難料。如今,唯有你們能讓我安心。”

“嶽公!您還需放寬心。”斯人已故,再多悲傷亦無用。

“嗬嗬!寧先生啊。時局如此,你我,還有何掛呢?”

“阿劍他,定不願見您如此。”親人逝去,心底悲涼。

這幾個月,寧晨遠和安寧都不好受。大半年過去,往昔曆曆在目仿佛還在昨日。

“現如今,天下亂謀,太平盛世已不複存在。想當年,你們還是少年,跟隨我出生入死,多少次峰回路轉,多少次刀口舔血!寧先生現在安穩一方地土,安居樂業已是最好。”是嗎?真能安逸身外嗎?

安寧從書院內出來,身後跟著奶娘,手裏抱著嬰孩,是安英的孩子。

“嶽公!我帶小諾言來了。”

小諾言是孩子的乳名。

“諾言來了!快些讓我抱抱。”小嬰孩膚白唇紅,嬌嫩無比。

“嗬嗬!小娃兒,生的如此俊秀,實在不像個男娃。”

“嶽公,孩子還小,自然膚若凝脂。等再大些,就會變了模樣。”

“那是自然。阿劍幼時,可是個俊俏的小男娃。除了那對濃眉,膚色就跟他母親一樣白。這娃兒隨爹爹,幼時女相長大必能成就男兒氣概。”可能真的是老了。嶽鋥看著懷裏的孩子,竟然有些眼神發酸。

安寧和寧晨遠互看一眼,心底歎息!

“這孩兒留在你們這,我安心。此次前來,除了想親眼看看他之外,就是看看你們。”

“嶽公,您覺得這嶽陽如何?”

“本是魚米之鄉,多雨之地。現如今卻有你們變得不一樣。能在這亂世之中,還能讓百姓安居立業,實在是令人不得不服。寧先生,安先生,嶽某隨曾征戰沙場,保家衛國。卻都是些打打殺殺地殺戮之事,刀光劍影哀鴻遍野,沒什麼好誇口的。”

“嶽公要如此說,我們會汗顏的。”

“安先生,坐吧。”安寧笑著落座。

嶽鋥將小娃兒交給奶娘。

“辛苦了!”他禮貌的衝奶娘點頭。婦人三十多歲,家裏的孩子剛過年歲,沒來及收奶,就被安寧請來做小諾言的奶娘。

“老爺客氣。”

“阿姐,外麵風大,麻煩您帶小諾言進去吧。”

“是!”婦人抱著孩子又回了書院。

“這孩子的正名,就麻煩寧先生了。”

“嶽公!不是說好,由您來嗎?”幾個月了,孩子的大名還沒下帖。

“我一個武將之人,哪裏有你等才智。還是你來吧,阿劍和阿英定會歡喜。”

“那恭敬不如從命!其實,我這裏已經有了幾個,還請嶽公過目。”寧晨遠說著拿出一張紙條,上麵的墨跡已經幹透。

“哦。那我看看也罷。”嶽鋥接過紙條,細細端詳。

上麵有五六個名字。

“這都不錯!較為有感的是第三個、”

“哦!是唐相宜?”寧晨遠自己寫的,不用看就知道第三個叫什麼。

“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絕。去歲江南見雪時,月底梅花發。今歲早梅開,依舊年時月。冷豔孤光照眼明,隻欠些兒雪。”《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嶽公知道此詩?”

“自然!回想在邊關時,常會看到皚皚白雪飄散四方。可惜,這中原就少了些、”

“那就叫小諾言,唐相宜吧。”

“好!願他歲歲平安,凡事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