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少年少年初相識(1 / 3)

鄉間小路上,有一少年身穿粗布麻衣,口裏哼著歌謠,一手牽繩索,一手揮舞狗尾巴草,在他身後是一匹毛色發亮的黃牛,遠遠看去,就是一個放牛的小少年。待到走近,卻發現此少年眉眼彎彎,唇紅齒白。

“小寧,來放牛啦?”

“是呀、花兒要散步呢。”

田間有人與他打招呼,清脆明朗的嗓音,透著幾分稚嫩,還帶著些許調皮。

他口中的“花兒”也就是身後的黃牛。

一人一畜來到河岸口,河水清澈見底,草地翠綠嬌嫩。

“花兒、就在此歇息可好啊?”少年溫柔地對著牛兒說。

小黃牛貌似聽懂地“哞”了一聲,低下頭去悠閑地吃起草來。

少年也不拘束,就地而躺,狗尾巴草叼在嘴裏,雙手枕靠腦後,入眼晴空萬裏,雲朵飄逸。

不知不覺,眼皮有些沉重。風起雲湧,漸漸的光亮躲進雲層大地暗淡。

忽有輕緩的腳步靠近,黃牛在溪邊徑自玩耍,少年閉眼躺臥並未發覺。

“好個牛饑吃草渴飲水,牧兒仰臥不搖箠。”一道低啞的調笑響起,少年驀然睜眼,就見到一個花白胡子老者蹲在岸邊,對著他的牛兒笑嘻嘻。

“老人家從哪裏來?”少年坐起身,上下打量老者。

“嗬嗬!路過此地而已,不知此處可有充饑之食?”

“充饑之食?”少年麻利地一個翻身,對著老者說道:“您稍等,我給您取些來。”

說完便一溜煙不見蹤影。老人眯眼看他離去的方向,摸摸胡子,眼底滿是期待。

不多時,少年奔跑而來,懷裏揣得鼓鼓的。

“老人家、吃食來了。”

溪水邊,青草地上,一老一少麵對麵坐著,老人吃飽喝足,用長袖擦擦嘴,不忘連聲感謝:“少年郎、多謝、多謝!”

“老人家不必客氣,都是些尋常食物,算不得好。”

“此言差矣、縱然是珍饈美饌也不過是果腹之物。人在饑餓時,無論何物都是雕蚶鏤蛤。”少年對於老者的話一知半解,但從他表情來看,應該是好的意思。

“老人家吃飽便好。”少年笑著收拾地上殘渣,老者卻拉住他的手,翻轉他的掌心。少年不明緣由,卻也不掙脫,眨著一雙黑白分明的大眼珠,靜待老者開口。

“奇也!妙哉!”老者忽然眼神發光,對著少年上下打量。

剛才他摸其經脈,竟然發現此少年根骨清奇,是個練武奇才。

“老人家,何奇、何妙啊?”

“娃兒,你今年多大?”

“一十有二。”

“可惜、”老者摸著胡子話說一半。

“可惜啥?”少年好奇,剛才不是很驚訝麼,這會又可惜了?

“也罷!如此奇才,若是錯失,那就真的可惜了。”

少年見老者起身,也跟著起身。

“娃兒,你可願意習武啊?”

“習武!老人家您要教我嗎?”少年眼放光芒,他從小就想習武,可娘親愣是不答應。

“你若是每天能管我三餐溫飽,老夫就收你為徒。”

“這有何難!師傅在上,受徒兒一拜!”

“好好好!”

“師傅您住哪裏?”

“哎!流落異鄉何來枕首之處,野處穴居也未嚐不可。”少年大略聽懂老人言中之意,低頭想了想說道:“要不然,師傅隨我去山裏看看可好?”老者聽聞點頭應允。

他們來到山林深處,此山名為落霞山,山高險峻,附近居民偶爾上山來采摘野果或者草藥,少年的父親會打獵,為了方便,就在樹叢不算茂密之處建造了一間木屋。

“到了,就是這裏。”少年指著一間木屋笑著說。

老者跟著他走進木屋,許久未曾居住,裏麵有些陰暗潮濕。

“這是我爹爹閑來無事時,上山打獵建造的屋子。每月他都會上山一兩次,遇到下雨或者來不及時辰下山,就會在此歇息。我跟著他來過幾回。”木屋內有燒煮的瓦器,還有幹草和破布。

“嗯!尚可。”老者見了點點頭。

“就是屋子小了點,簡陋了點。”少年不好意思地摸摸後腦勺。

“無妨!”老者說著就細細打量屋內,似乎已經在構想如何改善。

“師傅,那我明日再來?”

“徒兒,你何時有空?”少年歪著頭想了想,說:“我每日都會上山放羊或者放牛,要麼就是幫娘親去田地裏幹活。一般來說,卯時、申時都可以出門。”

“好,那你就每日卯時到此地,若是來不了,就申時來,但必須每日都要來。”

“徒兒知道了。”少年領命打算離去,老者不忘提醒他:“不可忘了吃食啊!”

“知道啦。”少年身影輕巧地越過叢林,很快就回到河邊。小黃牛正在眯眼打盹,少年上去拍拍它的牛背,撩起牽牛繩,笑著說道:“花兒,回家咯。”像來時一般,一人一畜穿過田埂,少年的步伐比來時更輕快了些,小黃牛不停搖晃的尾巴好似也在滿足今日的際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