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被女人們占大多數的公司裏,耳朵捕捉到的八卦花邊消息自然就多了一些。公司是由知名下海女大佬創立的,就在我進來的年初,公司已經賣給了另外一家電商公司,CEO換成了另外一位女大佬。目前作為子公司的角色還是獨立存在,將來還會不會,誰也說不清楚也懶得去討論。現在無論是網站海報或是營銷活動,依然緊密圍繞著創始女大佬的影子,還贈送創始女大佬親筆簽名的書籍。職場稚嫩的我一開始比較迷惑,後來多年之後,我才明白隻有傻子才相信那些所謂的創始人在媒體的聚光燈下滿懷激情地說創業公司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的說辭。創立一家公司在現實中並不像生活中的養娃,相反則更像養豬。假如賣掉自己的娃那就是大逆不道,會招來眾人唾棄;相反,豬長到一定的體重或該出欄的時候,賣掉或者續養一窩豬仔,都是無可厚非且理所應當的事情。創業者盆滿缽滿或是功成名就之後全身而退,是遲早要發生的事情,當然也要時刻小心避免在某個突發情況下,豬在自己的圈裏死掉。
我感謝我的老大,他是我所在崗位組的直接領導人,因為經過麵試,他讓我過了關,給了我進入這家公司的機會;我感謝老大的老大,因為他不但讓我進了這家公司,還幫我把不會背的鍋甩了出去,救了我一次。不需要像俗話說的“知恩圖報”或者“滴水之恩,湧泉相報”之類的感激涕零,我隻知道在老大和老大的老大的領導下,做一個乖乖聽話的好下屬,他們讓我幹啥,我就幹啥,同時我也會積極地反饋進度。時間一長,他們大概覺得我是個聽話且能幹活的好孩子吧。如此一來,上下級之間形成了良好的相互認可,也就可以在這家公司裏得心應手地工作了,那麼,我也就是老大和老大的老大嘴裏所說的自己人了。我想這可能就是所謂的“抱大腿”吧。
前幾年在小公司的時候,我對“職場”這個詞並沒有什麼認識。來到如此有些規模的公司,顯然認識深刻了一些。當然,我也沒有刻意詆毀或者瞧不起以前的那些公司,隻是發現小公司就是因為小而無法將某些內部溝通辦事變得正規化或製度化,而在有些規模的公司裏卻執行地有模有樣,也就很自然地滋生了組團抱大腿的現象。平常整個公司內部都是一團和氣,一旦開始跨部門協作便免不了一個又一個的會議,一次又一次的爭執PK,一次又一次的“甩鍋”和“踢皮球”,短平快穩的效率隻是傳說罷了。平級員工之間達不成共識的事情就讓上級領導來拍板決定,部門之間達不成共識的事情就上報給公司領導。職場就是這個社會的一部分,這是我感覺自己有點認識之後總結出來的。
生活在平穩的進行著,當然我也很享受當前的這種狀態。在這個大都市裏能有一份工作,而且有吃有喝有周末。偶爾我周末會找以前的同事攢局聚餐,他們總會時不時地打聽我現在的薪資待遇,我總是在說笑著回避這個話題。我說隻是稍微好了那麼一點,他們就立刻咬定是翻好幾倍,然後把我歸為混跡大公司那類階級的人了。
怎麼說呢?職場,我還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