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飛逝,轉眼便已經到了八月初,由魏敦帶領的禁軍開始往各州送試卷。
整個過程中杜絕一切外人探訪,就連發試卷都由禁軍軍士親自下發。
中間也有人意圖賄賂,但皆被禁軍直接處決,一時間人心惶惶,也無人敢打主意。
九月初,縣試的成績便出來了,薑回讓人注意了一下,她手底下那些女子有一半都過了縣試。
她立即讓人安排,開始大肆宣傳,在雲州甚至有一名女子取得了榜首的成績,引起了不小的風波。
就連在康都這樣人才濟濟的地方,也有不少女子過了縣試,李玥兒也在其中。
看著考試院門口的喜報,李玥兒眼角不自覺的流下2兩滴清淚,她從未想過,這輩子竟然真的有機會和男子公平競爭。
她要加倍努力,在這條路上走得更遠,向世人證明,不是女子不行,而是世人從未給過她們機會。
薑回讓人隨時關注著關於女子科考的消息,同時引導輿論,等到來年二月的時候,關於女子不適合參加的科考的聲音,幾乎已經聽不見了。
這場關於女子科考的博弈,以薑回得輿論戰勝出。
三月初,府試的成績出來了,有人歡喜有人憂,同時大康各州的小學也開學了,落榜的學子們也有了去處。
尤其是對於一些家中不那麼富裕的學子來說,有地方給他們包吃住,還有月錢拿,同時一天除了上課的時間,其他時間還可以自己讀書,還有比這更好的差事麼?
再加上麵向社會召集的一些學生,在四月的時候,各州小學總算開始正常的上課。
至此,薑回點的第一把火,算是穩穩的燒著了。
至於第二把火,她準備了很久,柴草跟火種都已經準備好,就等一個合適的時機了。
這個時機她從二月等到六月殿試。
這次殿試的題目是康帝親自出的,請就大康目前的律法,提出改進的建議。
短短的一行字,卻讓所有學子抓耳撓腮,有的人甚至不敢下筆。
殿試過後,康帝召集百官共閱考卷,薑回自然也在其中。
有的試卷上盡是拍馬屁的廢話,還有的盡是為自己謀利益的,能入眼的不多。
這其中有些卷子薑回一看便知是海州高院的學子,他們的答案大多都是海州的新律內容。
一日過後,康帝欽點了第一屆科舉的前三名。
狀元,康都王思言。
榜眼,中州羅清遠。
探花,海州柳之敏。
這成績著實有些出乎意料,榜眼和探花都是出身寒門的學子。
而且探花還是一名長相可愛的女子。
除此之外,海州高院的學子這次竟然有一半的人中了進士。
雖然這是第一次科舉,並不是所有學問厲害的人都參加了考試,但這依然是一個讓人震驚的數字。
薑回建議讓人複印了前三甲的答卷,在大康各州大肆宣傳。
上至文人墨客,下到販夫走卒,都在討論這三份答卷,慢慢的就開始有人期盼,要是這三份答卷上的律令可以實施下來,那是多麼幸運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