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整個大康的話本子有百分之八十是她手底下的人產出的,另外百分之二十是跟風的。
這種行徑自然是會被一些大家看不起的,也有一些文人寫文抨擊過,說她們的文不成文,難登大雅之堂。
可絲毫沒有動搖她在話本界的地位,沒辦法,相對於那些枯燥的典籍來說,直白易懂的故事話本,更容易被民眾所接受。
況且所有故事話本都會審核,出來的第一版就會對方說沒問題了,才發出去。
背靠大樹,豈是那些文人幾篇文章就可抨擊下來的?
回康都的第六天,薑回終於接到了康帝宣她進宮的消息,一大早,她做好了心理準備,在康王宮麵前還深呼吸幾口氣,才踏進宮內。
暗中瞄了一眼康帝,果然從他眼裏看到了惋惜的情緒,想來已經知道了她不行的消息。
“薑愛卿,近來身體可好?”
康帝的語氣很平淡,但薑回聽著總覺得有些尷尬,快五十的康帝問她一個剛滿二十的青年,身體好不好,不知道的還以為她快不行了呢!
“謝陛下關心,臣一切安好。”
隻是說話間的臉色適當的露出了羞窘的表情,心裏雖然吐槽,該有的態度還得有。
康帝見她神色,聯想到她說的以身報國的話,心裏更加惋惜了,這麼好的人才,留不了後代,實在可惜啊!
“你那現在怎麼樣了?”
“回陛下,齊州如今一切都朝著好的方向發展,但當初王家伏法以後,不少布鋪便沒了主子,臣便做主將其中的布匹便宜賣了出去,加上齊州的天氣也算不上嚴寒,倒是沒有人凍死。”
“糧草方麵幸得陛下關心,臣讓民眾以工換糧,在齊州架橋鋪路,架設風車,為春耕做準備,到目前也沒人餓死。”
“臣還從漠河購買了大量的土豆種子,按照齊州的氣候,一月底便可種下,五月就可收獲......”
薑回說得很細心,方方麵麵都沒有遺漏,康帝一邊批閱奏折,看似沒有用心,卻總能在關鍵的地方提出疑問。
比如薑回說到計劃大力發展齊州的商業的時候,康帝的眉頭就緊緊的皺了起來,疑問道:“大力發展商業,是否會滋生出更多的世家?”
康帝的心中,是預計大力打壓商人商業的,大康的世家壟斷了大半的商業,進而也就抓住了大半的財物。
他兢兢業業的搞了那麼多年才把王家搞垮,把商家握在手中,四大世家隻去了一半,還有無數的小世家,若是任由發展隻怕會讓富者越富,窮者越窮。
薑回也知道大康目前的狀況,和大秦比起來,商人的地位高了很多,他們享有和普通庶民一樣的權力,當然也隻需要交付和普通庶民一樣稅賦。
但是卻掌握著比普通庶民更多的財富,所以大康整體來說商業是發達的,商業活動所產生的財富也龐大,隻是這些財富不在朝廷手中。